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把問題帶上兩會是警醒,更是決心

2017年03月14日 20: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在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省委書記李希代表講到,遼寧曾存在嚴重弄虛作假的惡劣風氣。有一個鎮,一年財政收入160萬元,最後報成2900多萬元。一個市,規模以上企業只有281家,卻上報成1600多家。總書記插話説:此風不可長,必須堅決剎住。(人民網,2017年3月7日)

  遼寧省長在1月份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怒斥“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聲音猶在耳畔,省委書記李希又將全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財政數據造假,經濟數據注水的事實搬上了萬眾矚目的兩會“舞臺”。從“藏著掖著”到“大方公開”,從“以數據論功績”到“以實際談風氣”,就衝這個敢於暴露自身問題的勇氣,筆者就要給遼寧點個讚。

  經濟數據造假的問題絕不止遼寧一家,可把經濟數據造假帶上“兩會”的偏偏就只有遼寧一家,這樣的作法在筆者看來好處有三:其一,贏得了習總書記“此風不可長”的“口諭”,習總書記的“插話”是個意外收穫,連用“不可”“必須”“堅決”三個詞語彰顯猛藥去疴、不留退路的決心,黨中央如此旗幟鮮明整治數據注水,其震懾作用可見一斑;其二,獲得了全國各地的高度關注,從不斷被爆出的數據醜聞可以看出,數據注水是共性問題,往往與官員“不説假話不成事,不吹不誇是傻瓜”的錯誤政績觀綁架,可長期以來對於數據注水問題的整治似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可經遼寧這麼一“鬧”,“數據注水”問題不被關注不有所舉動將會很難;其三:換回了問題解決的有力探索,把問題暴露一方面吸引了關注,一方面吸引了監督,習總書記的批示已下,接下來關注的焦點就應該在遼寧怎麼做了?動用哪些力量?採取哪些措施?收到什麼成效?這些疑問都將頂在李希的頭上,激勵他大刀闊斧還遼寧一片誠信天空。

  中國共産黨一直將“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優良作風,敢於向自我開刀,從問題要進步是每一個共産黨員的必修課,而敢於將自己的問題開誠佈公,吸引監督則是每一個共産黨員到達優秀共産黨員的必經之路,有了遼寧的直率和坦誠,希望有更多的問題能夠公開化,透明化,畢竟百姓看不懂高大上的數據,可偏偏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道理,能看懂官方知錯就改的態度和決心。

  矜偽不長,蓋虛不久,一切偽劣和虛假必將被事實揭穿,為民眾識破,國家的發展應該是實事求是的發展,應該是腳踏實地的實踐,每一個執政者所取得的成績,都應該是沉下身子、邁開步子的有所作為,而不是用虛假和妄斷堆砌起來的數字高樓,最終落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從一個簡單的經濟數據造假問題,可以推論問題的曝光和整改是一條良性的單行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一個中國人都能靠真實成績説話,而不是靠虛假數據撐腰,畢竟,這次把問題帶上兩會是很好的一次有意義的探索和命題。(台灣網網友:程鵬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