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西安電視臺今年第三期電視問政節目開播,西安市民政局和各區縣民政局的負責人接受現場問政,面對曝光的“錯保”、“漏保”、審查不嚴、工作作風差等問題,西安市民政局局長王碧輝表示,將認真梳理、迅速行動、抓緊整改,在短時間內有一個明顯效果。 (3月9日《三秦都市報》)
對於困難群眾來説,低保金是最後一道生活保障,可以説是“保命錢”,因此最低生活保障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公平正義。發生“錯保”、“漏保”、審查不嚴、工作作風差等問題,不僅會導致真正有困難的群眾享受不到政策利好,而且會衍生基層治理腐敗,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政策的生命力在實施。電視問政固然是種好途徑,但很明顯記者一連線就能問出問題來的低保亂象,為何主管部門卻毫無查覺?低保群體的救命錢成了有錢人口袋中的零花錢,這既暴露出一些地方對於低保管理的漏洞,也從一個側面提示了人民群眾為何對於低保發放總不滿意的根源所在。
不僅如此,我們還有理由進一步追問:既然明知村幹部存在作假、漏保等問題,那些鄉幹部又為何要為他們打掩護?關係著民生的低保都如此,那些與居民沒有太多直接關係的建設資金、困被資金的管理又會好到哪去呢?
近年來,中央不斷調整惠民利民政策,資金投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但為何基層群眾總容易産生一些偏見,誤解政策的善意初衷,甚至發生一些群體性事件?
在基層聽得最多的聲音就是“出不了亂子,即便出了也有宣傳部門去發聲”.事實上,無論是低保還是其他惠民政策的落地,都離不開社區、街道辦的同志去宣傳、引領,基層幹部才是黨和政府聲音、工作的神經末梢,百姓對於國家政策的了解和感受,其實就是通過基層幹部的所作所為來感知。
今天是低保亂象,明天是各種奇葩證明亂飛,後天是村務資訊不公開,看似點點滴滴的小事,但都關乎人民群體的基本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任何職權部門和幹部都是“減壓閥”、“調節器”。無論是低保的發放還是惠農資金的下發,小到問寒問暖,大到政策法規的落地,群眾利益無小事,都離不開各部門依法依規介入、幫扶。
因此,面對曝光的“錯保”、“漏保”、審查不嚴、工作作風差等問題,除了民政部門,其他政府部門也要引起重視。對群眾的感情有多深,解決問題的力度就有多大,只有將工作落實到“第一位”的基礎上,權力部門的公信力才能得到維護,人民群眾才能真正感受到來自國家、社會的關愛,社會穩定才會有更加堅實的基礎。謝曉剛(台灣網網友:劉頌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