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兩會”宏圖傳遞建設西部“好聲音”

2017年03月07日 15: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交通建設再一次成為“兩會”高頻詞彙,總理再次著重強調了投資建設領域,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給交通建設注入“強心劑”,也給鐵路發展提出新要求。回首被喻為“最難搶票年”的2017年春運,再難以尋覓往年春運人流井噴的奇觀,鐵路建設帶來的方便與快捷,已經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鐵路發展建設已經不僅僅牽動著中國幾十億人的心,也做為共榮紐帶牽動著周邊國家人民的心。總理在報告中特別提到“國家經濟發展形勢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值此對鐵路發展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實施“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均把加快鐵路建設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通盤考慮、統一安排。這些政策導向必將成為推動鐵路建設發展的強大引擎和重要支撐。

  就目前鐵路建設現狀而言,“四橫四縱”的鐵路網已基本建成,許多相鄰地區在高鐵的快速交通圈下,也逐步形成了周邊經濟圈,使區域協調發展愈加凸顯。使得東部一些一、二線城市的資源就可以逐步流向周邊城市,不僅釋放了大城市的壓力,也促進了區域性的發展與協作,以此來實現資源合理平均分佈的最終目標。

  而西部地區身處內陸腹地地廣人稀,無沿海、沿邊、沿江之優勢,公路、鐵路、航空運輸都處在一個相對滯後的階段。交通運輸的不便阻礙了先進技術和産業的引進;同時也阻礙了物資、産品的購進和産出,由此形成了一種不良迴圈。即形成西部對於一些高技能人才缺乏吸引力,其區域經濟發展缺乏技術支撐和人才基礎以及先進、科學的産業結構,使外界投資對於中西部缺乏直觀的認識,失去了與發達地區交流的機會,如此周而反覆,逐步拉大了與東部地區的差距。特別是在共同發展上的路上成為突出的短板。

  要實現地區的資源優化牽扯到許多方面,而交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所謂“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很多地區和城市都是在隨著交通的發展之後才慢慢富裕起來,因此貧困地區往往是那些交通並不發達的西部地區或偏遠地區。為此,鐵路堅持西部路網的建設,實為推進民生改善的先決條件,而報告提到的今年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更是一劑定心丸。“有了金鋼鑽,才能攬起經濟崛起的瓷器活”,西部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不可或缺支點,必將成為國家發展層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量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隨著西成、蘭新高鐵、蘭渝鐵路、寶蘭客專等鐵路的相繼開通和後繼鐵路建設的跟進,必將大大縮短外來人才以及資金對於西部地區考察的週期,而區域內的産品也可以通過密集的高速鐵路網運往四面八方,如此一來,西部地區在高速鐵路網的助力下,會讓更多人了解西部,擴大了區域影響力和吸引力。同時,國家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的重要戰略還會為“一路一帶”插上高效的車輪,形成完善的經濟合作鏈條,為新常態下全國及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引擎。不難發現,在兩會的報告裏,我們能夠尋找到很多鐵路能夠發揮其作用的地方,而鐵路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一塊重要拼圖,更展現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不必諱言,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鐵路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也是鐵路建設系統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一年。兩會再次唱響鐵路建設的好聲音。可謂內外兼修,不僅加緊發展建設突飛猛進,而且還會強化走出海外的步伐越來越鏗鏘有力。毫不誇張的説,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給西部未來發展帶來的新希望、新機遇,充滿著更加美好的前景更值期待。(台灣網網友:郭永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