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三十一載春運路書寫最美“情書”

2017年02月14日 14:13:3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春節過後便是象徵團圓的元宵佳節,在萬家燈火團圓之際,“老大姐”韓波已經登上了哈爾濱開往重慶的K1062次列車,這是她退休前最後一次在列車上過元宵節,擁擠的車廂和多數為農民工兄弟的旅客是她最大的不捨。(新華每日電訊 2月13日)

  如果説,聚少離多、無法與家人團圓,客運值乘工作應該排在全行業的前面。作為全天候的交通工具,鐵路承載著無數人對“回家”的期盼。春運在繼續,車輪不停轉。在駛向天南海北的列車中,在每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裏,陪伴在旅客身邊最多的要數列車乘務員。

  “老大姐”韓波是春運中無數乘務員中的一個,作為一名女性列車長,今年50歲即將退休的她,為旅客的平安出行無疑放棄了更多與家人團聚、陪伴子女成長的機會。31年的堅守,讓她有了20餘年與旅客“歡度佳節”的經歷,旅客就是她的親人。為方便與旅客溝通,她學習各地方言,為救治低血糖、心臟病旅客,她常備裝滿暈車藥、清涼油、速效救心丸的“小寶盒”,“老大姐”用三十一載的點點滴滴為旅客書寫著最美的“情書”。

  要讓旅客得到更好的服務、要為旅客解決更多的困難、要讓旅客出行更加安全,秉承著“一切為了旅客”的春運服務者們,在平凡崗位中的堅守最為動情。

  今年春運,中央電視臺和各大媒體相繼播出系列報道,將鏡頭對準鐵路一線職工,講述了“北極”鐵路“伐木工”、興安嶺隧道的“打冰人”、守護冰封線的巡線工等諸多春運背後的感人故事,也讓人們看到了鐵路人身上的擔當、敬業與奉獻。

  隨著新聞報道的相繼播出,我們不難發現,在今年的春運中,人們似乎少了許多抱怨和不解,更多的是對鐵路工作者的關愛與理解,溫暖與感動成為了今年春運的主旋律。

  “真心換真心,八兩換半斤”,旅客的滿意與理解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個“老大姐”數十年如一日“待客如親”的貼心服務換來的。回想今年春運,杞人憂天的“史上最難搶票年”並未出現,高鐵部分時段仍有餘票,站車服務品質明顯改善、“刷臉進站”、機器人導航等高科技手段的應用,都在改善著百姓的出行,人們的聚焦點不再是“搶票難”、“服務差”,而是旅行中春運服務者的真心、用心和愛心。

  堅守不易,用心更難,鐵路人用真誠奉獻,圓了萬家團圓的幸福夢。不求每一個走在春運路上的人都成為春運服務者的擁簇,但求我們都能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給予鐵路人應有的敬意。(王宇)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