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從五星紅旗飄揚在臺灣看島內民意

2017年01月17日 18:34:5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段時間以來,島內統派團體中華愛國同心會在臺灣蔡英文辦公室前,舉行了一次升五星紅旗的儀式,此事引發兩岸民眾的關注和島內民眾的熱論。

  尤其是在元旦那天,臺灣南投民眾魏明仁就帶領一群擁護祖國統一的人士在彰化二水鄉舉行了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國共産黨黨旗這樣一個升旗儀式。

  其實,島內升起五星紅旗並不是首次,從2014年10月至今已經有28次,而且這些愛國人士每月都要在臺灣“總統府”舉行一次升五星紅旗的儀式。可是這次為什麼已發了熱論和關注呢?

  眾所週知,自520蔡英文上臺以來,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中,導致兩岸和平發展嚴重受阻,兩岸之前熱度冷卻,交往交流和和平紅利受到干擾和破壞。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此次事件引發島內民眾關注,一方面反映出島內民眾對兩岸和平的關心關注,期盼兩岸和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臺灣民眾對蔡當局執政的傲慢的不滿情緒,期待蔡能夠有所醒悟和悔改。

  可是,現實的情況卻是事與願違。島內民眾呼聲和願望不但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和傾聽,反而遭到了蔡當局的不聞不顧,甚至是以行政手法的鎮壓和處置。魏明仁透露,報名參加元旦升旗活動的將近1000人,可是經過“國安”及情治系統的攔截,最後參加者有300多人,受到威脅的人輕則影響年終獎金等福利,嚴重的可能被工作單位辭退。

  早日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振興,是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對此,魏明仁號召1月21日舉行“誓師起義”,凝聚臺灣的愛國洪流,打擊“臺獨”妖孽,促進祖國統一早日實現。

  中華愛國同心會的統派力量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背後折射出了強大的臺灣民意。臺灣競爭力論壇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臺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回升到52%,86%的人覺得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親綠臺灣民意基金也發佈數據顯示,48.2%不滿意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執政不滿意度為55.3%。島內“臺灣聯署資源運籌平臺”甚至出現一份聯署,呼籲罷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聯署獲得千人響應,而且目前這兩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民意面前,蔡英文當局並沒有做出之前承諾的“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姿態,和拿出“最會溝通”的行動,反倒是一味的利用“去中國化”隔斷島內民眾的情感認同,承諾的“維持兩岸現狀”更是遙遙無期。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發佈會上也表示,早日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振興,是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對於臺灣島內任何反對“臺獨”、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贊同國家統一的言行,我們都表示肯定和支援。

  臺灣“同心會”的成員來自外省人和本地人。他們的自發行動,不僅僅是在實現民族統一的夢想具體實踐,更是所有中華兒女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共同心願的行動所為。

  這種行動得到了島內民眾的支援,但也得到島內“獨派”的威脅,“臺獨”分子不斷的恐嚇和侮辱,謾罵抹黑與無情攻擊,如巨浪襲來,排山倒海。與蔡當局一道通過多種途徑,試圖加以阻止和干擾。

  而愛國人士魏明仁霸氣的回應,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升祖國的國旗,這是必要的義務和責任。同時,他也坦言了自己的痛苦,就是民進黨所謂“臺獨”,骨子裏頭就是要對臺灣人民實施“去中國化”的思想大清洗,再植入日本民族的“皇民化教育”,企圖將臺灣人民塑造成日本皇民的炮灰。特別是有13億同胞都做魏明仁人們的最大支撐和最堅強的後盾,這些“臺獨”分子又有何所畏懼呢?

  其實,他的這種痛苦,正在讓一部分島內民眾陷入迷茫。因為島內的“獨派”和民進黨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利和資源,明裏暗裏的“去中國化”,讓這些人對祖國的認同、文化的聯結都患上了“淡忘症”。

  比如,從李登輝、陳水扁時期開始,“去中國化”的毒瘤殘害的讓島內民眾認為“兩岸是一邊一國”,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還有蔡英文上臺後,也在利用“去中國化”割裂臺灣民眾與祖國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聯結。

  但是,這些“去中國化”的黑手和“臺獨”的野心,愈發肆無忌憚的倡狂,越難以掩飾島內民眾懷揣祖國統一的夢想和願望的這股強大的民意增長。

  可見,島內“獨派”勢力越倡狂,越肆無忌憚的利用各種手段阻擋臺灣民眾的情感認同,被壓迫的臺灣民眾就會越加的提升對中國認同的信念信心,就會越加的堅定支援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未來,當這種島內愛國的行動逐漸的形成統一的磅薄之力,又有誰還會記得今天給魏明仁們造成的阻力和干擾的小丑們呢?(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