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霧霾面前同呼吸共責任

2016年12月30日 15:09: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北京前不久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據悉,華北中南部、黃淮、陜西關中、東北地區南部等地擴散條件較差,也出現持續性霧霾天氣,並伴有輕到中度霾,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西南部、陜西關中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惡劣天氣可能會對道路通行造成不利影響。

  近些年,每到秋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會普遍遭遇霧霾天氣,尤其是在京津冀一帶,持續長時間的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給社會生産和生活秩序造成嚴重影響,引發媒體和社會對於空氣污染的關注和討論。

  2016年“兩會”期間環保話題成為焦點,李克強在報告“2016年重點工作”部分指出要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之路,出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持之以恒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環保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也關乎到社會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如果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甚至可能會危及到國人的健康狀況。近幾年霧霾事件層出不窮,將環境生存問題觸目驚心地推到世人面前,也讓環保這個焦點問題更直接更緊迫地擺放到社會面前。加之“霧霾建設”和“美麗中國”執政理念的提出,也表明瞭黨與政府對生態文明問題的高度重視。正如環保局長陳吉寧所言:讓全社會對環保問題更重視一些,這實際上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生活,關乎民族未來。霧霾天氣範圍擴大,環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下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霧霾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但困局有解,需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貫徹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不懈地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都要進一步積極行動起來,共同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時,要從根源上解決環保問題,還需加大政策法律支援,嚴格環境執法,鐵腕治理,堅持行政、經濟、法律“三管齊下”。

  環境是公共資源,也是公共財富,保護環境、治理霧霾涉及每個人,關係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人人有責任、有義務。對抗霧霾需要理智和耐心,也需要政府、商業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每一個人都應以身作則積極響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委員會成員的呼聲。正如央視所言,“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責任”,如此,才能更好地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台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