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讓欺淩遠離校園,還學生一片寧靜

2016年12月14日 15:27: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北京中關村二小一名學生家長稱自己的孩子遭到同班同學的“霸淩”,抱怨學校方面處理不妥,由此引發網路熱議。長期以來,校園暴力在各地屢有發生,而大部分都以學校內部處理或私了解決。而由此帶來的影響,我們可想而知,校園本是孩子學習知識和交朋友的地方,但越來越多的校園暴力時常發生,也導致學校暴力成為了家長及社會關注的重點對象。

  據統計,“肢體暴力”仍是校園暴力形式的主流。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暴力”也日漸流行,其中包括在網上對受害人進行言語的攻擊以及上傳受害者的隱私,被毆打的照片等。而對於此,受害學生和家長,由於不想招惹更多的麻煩,而接受了道歉或隱忍轉校;也有部分學校為了維護政績形象,對校園暴力進行低調處理,這無疑會縱容和強化施暴者“持強淩弱”的思維和行為。

  而對於家長而言,校園暴力有最直接的影響。因為家長的行為與教育,將會直接影響到校園暴力的發生。而家長該如何行動,也成為了一個問題。首先,家長應該判斷孩子是否遇到了欺淩,幫助孩子認清事實很重要,不能誇大也不能誇小,應該以事實處理。其次,如果孩子遇到欺淩,要先共情,家長要給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援,才能幫助孩子更快走出陰霾。接下來,家長應該重視第一次,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境遇,要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以最好的方法解決。緊接著,家長應該引導孩子理性並多元的處理問題,任何事都有多種解決方法,用最好的方法解決事情,才是明確之舉。最後,對於後期的心理建設,家長要有切實可行的舉措,才能真正讓孩子強大起來。

  而對於學校而言,作為校園暴力的直接發生點,學校也應該有相應的措施。首先,學校應該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並且設立心理輔導室,有針對的進行心理輔導,加強安全管理,預防校園暴力的發生。其次,應該加強學校周圍的治安聯防,這樣可以降低校園暴力發生的概率。最後,要切實可行實施並對學生進行管理及教育,最大限度的降低校園暴力發生的可能性。

  對於校園暴力,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以預防為主,解決為根本的有效措施。減少校園暴力的發生,給孩子一個安全可行的學習環境。(台灣網網友:莊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