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網路直播亂像:拜金成首因 監管要給力

2016年10月20日 14:21: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上海發佈”消息,針對部分網路直播平臺涉嫌進行色情表演、聚眾賭博等違法行為,上海市公安局今年7月至10月開展專項整治。早在今年4月份,文化部就曾下發第二十五批違法違規網際網路文化活動查處名單,對多家網路直播平臺進行治理。經過政府的大力整治,網路低俗直播現象仍然是野火燒不盡,這其中原因何在?

  在網路直播平臺進行直播的人大多被稱作“網路主播”。網路主播是一個綜合能力很強的職業,本質上與一檔節目的主持人無異,都是要説出一些有意義和價值的內容的。但就是這樣一個資訊時代的新興職業,由於監管不力,成為了低俗色情的代名詞。

  日趨激烈的競爭是導致這一低俗現象的直接原因。在鏡頭前低俗也好,做一個正常的主播該做的事情也罷,主播豐厚的收入總是他們入行的一個重要原因。網傳的當紅網路主播年收入堪比娛樂圈一線明星絕非空談,主播們的收入來自直播平臺的分成,而直播平臺的收入則來自於觀眾送給主播的“虛擬禮物”,這些“虛擬禮物”都是要花觀眾的人民幣的,但成本幾乎為零,這簡直就是暴利。就女性而言,急於賺錢以達到經濟獨立本無可厚非,這是近代以來女權主義的一大特點,但這種低俗的方式是我反對的。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這就顯得非常拜金了。天才主播和早已知名的主播完全可以靠作品的內容和情懷來博得觀眾的眼球,增加直播間的人氣,而對於那些剛剛入行的人來説,她們如果不採取一些“激進”一些的手段是很難在行業內立足的,因此,低俗之風應運而生,各種各樣的擦邊球簡直閃瞎正常觀眾。

  日趨激烈的競爭使得網路直播逐漸低俗,而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更是縱容了這一變化趨勢。文化部、廣電、工信部、各省的網信辦、公安部等部門都或多或少有著監管或整改網路直播的權利,權利的不集中就會導致九龍治水的亂像。文化部、廣電、工信部各有各的處理標準,這也就給了有心者可乘之機。因此,國家應當將網路直播平臺問題具象化,確定網路直播平臺的具體主管部門。除此之外,相關部門的監管分為主動和被動,在虛擬的網路環境中,被動監管,即來自網民的主動舉報是最有力的。然而,女主播的各種擦邊球著實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觀眾們的留言造勢很大程度上為女主播壯膽,鮮有網民會去舉報女主播的不雅行為,這就讓被動監管鮮有成效。因此,各省網信辦應當變被動為主動,從民間招募一批網路監督員,監督各大型知名直播平臺的直播間的直播內容,而各省的公安部則負責緊盯小型直播平臺,不給有心者可乘之機。

  針對網路直播間的各種“擦邊球”,如吃香蕉,喝牛奶等,雖然文化部的四月文件已禁止女直播們的這些行為,但是“不吃香蕉,還有黃瓜。沒有牛奶,還有豆漿,”。因此,相關的禁止文件要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同時要專項具體化,在嚴令各種擦邊球行為的同時,時刻接收網路監督員的報告,不斷收入新的“擦邊球”行為,不給低俗女主播們低俗的餘地。

  網路直播的亂像,表面上女主播的“拜金主義”是直接原因,但曾經各部門的監管不力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移除低俗直播,任重而道遠。(台灣網網友:章家正)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