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安排家長監考 學校越權的胳膊伸的太長

2016年10月19日 19:12:2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南京一些家長反映,從今年九月十號開始,南京市二十九中高三年級的學生家長開始輪流參加月考監考。學校並有明確要求:每場考試兩名家長需要在考場一前一後站立,每隔一段時間互換位置。儘管考場外有校方工作人員巡視,但沒有老師在場。(10月18日長江網)

  家長替老師監考,早自習收作業,晚自習值班,這樣的事情乍一聽有些新奇,但這絕不是影視劇裏面的情節,而是真真切切發生在南京市的某高中。雖説是新奇,學校在工作上的創新也值得提倡,但倘若過了頭,一旦不著邊際了就會適得其反,還會落下懶教的罪名。

  或許學校的初衷是好的,想通過監考、監督早晚自習的形式,讓家長更多地了解子女在學校的表現,還可以與老師頻繁接觸進而有更多的溝通。但問題是,這樣的事情偶爾有一二也還是好的,可如果把這種希奇的想法常態化付諸於實踐,學校就大有通過學生捆綁家長之嫌了。

  從記者在學校門口的隨機採訪中不難看出,大多數家長對此是敢怒不敢言:誰讓自己的子女“寄人籬下”,為了孩子,該忍時還得忍。一邊是大部分家長厭惡情緒的爆棚,另一邊是學校操作的不亦樂乎,這樣的情緒反差不正折射出了當前教育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嗎?

  在當下,從幼兒教育開始,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把家長捆綁在一起的案例總是不絕於耳,尤其在小學、初中階段更為明顯。老師佈置的海量家庭作業不少是由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的,甚至還會倒逼家長越俎代庖,陪孩子做完作業後,還要批改作業,寫評語,可以説是家長把老師分內的事幹的一乾二淨。試問如此一來,老師豈不成了只説話不幹事的甩手掌櫃了麼?

  其實,針對孩子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各有分工,側重也大有不同,學校更傾向於書本知識,德智體美勞的綜合教育,而家庭教育更多地傾向於孩子做人上的培養,如果學校超越許可權邊界把自己分內的事大方讓給家長,長此以來,是不利於學校教學發展的。畢竟,論專業水準和教育經驗,家長與學校的專職老師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倘若過多地把教學上的事交由家長來做,長遠看,是不利於孩子學業成長的。

  況且,南京這家高中分割給家長的活計大都是一些體力活,比如監考、早自習收作業、在門衛執勤等,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純體力勞動,本應學校自己可以完成的工作,非要牽扯到家長,孩子父母沒空時,就連爺爺奶奶也不放過。很明顯,這家學校的做法有些不著邊際,缺少從客觀出發的考量,而且無形中增加了父母的時間壓力,犧牲的是孩子家庭教育的成本。所以,安排家長執勤監考的事,還是少些為好。(台灣網網友:周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