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謠言起民眾傷”何時不再出現

2016年10月13日 16:41: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福州警方今天披露,一男青年因在網上散佈未經核實的虛假消息被警方行政拘留。10月4日,微信群傳出消息稱:“今天福州動車在三環撞了,全線起火,消防車幾十部到那邊,太恐怖了”,並附有一段起火視頻。經福州消防支隊核實,該消息為虛假消息,網傳視頻實為2015年10月25日發生在福州江邊的蘆葦起火視頻。(10月11日中青線上)

  利用網路平臺,製造謠言對政府及企業、個人進行攻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事件已越來越多見。而對於鐵路部門的謠言也是五花八門:火車票價提升、高鐵輻射導致不孕不育等等消息層出不窮。

  近幾年,即時通信工具異軍突起,光微信就有6億多用戶。刷微信、看公眾號、逛“朋友圈”,日益成為人們生活的新元素。微信給我們提供快捷資訊的同時,也成為一些網路推手慣用的工具。一些人利用微信“朋友圈”散佈“警方在醫院門口擊斃暴恐分子”、“酒駕一律拘役六個月”、“暴恐分子扮成幹活的人敲門施暴”等等謠言,無一不傳播著混淆視聽、製造恐慌的負能量。前段時間,“人販子進京”謠言滿天飛的時候,一些很少上網的老人,都心急火燎提醒子女“看住孩子”。一樁樁謠言破壞了公共秩序,影響了社會和諧,給民眾帶來極大的傷害。

  網路時代,謠言、傳言的威力被放大,需要每個人管好自己的手指。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被傳播幾遍以來,大家就可能信以為真。大多數網民懷著“寧可信其有”的心理轉發和評論微博、微信,殊不知這小小的舉動,可能導致社會的不穩,民眾的恐慌。

  根據《刑法》規定,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資訊,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資訊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當然,讓謠言不再起、民眾不再傷,僅僅依靠法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網民要“自律”。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能發佈媒體,在面對謠言澄清真相的時候,也許我們無法阻止他人的質疑,但我們無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讓下一次同樣的謠言還沒穿上鞋就止步。

  只有我們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對謠言進行圍剿,進而凈化網路環境,才能營造一個風清氣正、健康有序的網路環境,打造一個麗水藍天的網路世界。(台灣網網友:尤雪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