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貢獻中國方案 一橋飛架中西

2016年09月13日 17:19: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金秋九月,西湖之畔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大幕拉開,各方面期待這次盛會能為構建創新、活力、聯繫、包容的世界經濟指明方向、催生動力,為國家合作凝結共識、築牢根基,架起連同五洲共創未來的橋梁。

  習近平針對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覆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在開幕辭中提出5點主張:一,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二,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調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長期政策並重,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並重,通過創新、結構性改革、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新方式,為世界經濟開闢新道路,拓展新邊界。三,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不斷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優化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網,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四,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恪守不採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採取切實行動促進貿易增長。五,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

  一橋飛架中西,天塹變通途。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富有現實針對性,蘊含著固本培元、和合共生、合作共贏的中國智慧,為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提供了行動指南。縱觀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如漢唐都是對外開放的國度,甚至可任用異邦之人當宰相;現代之中國,改革開放已是基本國策,我們通過陸上之橋、海上之橋、有形之橋、無形之橋,迎來賓客,走出國門。

  開放的“橋梁”,極大的促進了生産力的發展,從更廣的意義上説,中國走進世界經濟大迴圈的30年前,也是中國不斷釋放能量的歷程: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2013年,中國貢獻了全球總GDP增長量的37.6%,2014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27.8%,2015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率超過25%。今年上半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全球156個國家地區5465家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總額達到6732.41億元,同比增長61.8%。

  正如G20杭州峰會標誌所體現的那樣,開放、透明、包容。一座又一座友誼之橋,協商之橋、對話之橋,是人類跨越障礙突破自己極限不斷向包容、融合的一座天橋,促進了世界文明的溝通,拉近了彼此的地域和心理距離,共促世界經濟的發展。

  如今,G20這座橋梁將在杭州被賦予更加豐富的時代含義,展現更加廣闊的前景,我們將共同鋪築連接中西的創新之橋,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我們將共同打造合作共贏之橋,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點亮希望;我們將共同架設連接夢想與現實之橋,促進世界和平交流,共同繁榮。我們相信,杭州峰會必將在全世界發展的十字路燃亮一盞明燈,為人類發展進步開闢更加光明的道路。(台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