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讓中國人讀出自信

2016年09月13日 17:18:3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這幾天,網路正在瘋傳美國《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寫過的一篇題為“中美這七年”的文章。在這篇文章當中,作者以一個美國人的身份把中美兩國七年的發展情況以及給本國乃至世界帶來的實際變化和重大影響後果進行了理性的對比,引發了中國人的深思,也更加激發了中國人的自信。

  誠如托馬斯弗裏德曼所説,中國今天所展現出來的一切,絕對不是“先進”和“落後”、“民主”和“專制”、“高人權”和“低人權”這些過分簡約甚至簡陋的概念可以概括的。在社會治理方面,當美國正在忙著對付“基地”組織(恐怖分子),建造更好的金屬探測器、悍馬軍車和無人駕駛偵察機時,我們卻在加強軍事力量的同時,建設著更好的體育館、地鐵、機場、道路、公園以及最美的機場;在文化建設方面,我們一邊堅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去糟粕汲精華,一邊堅持把人本文化發揚光大,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們堅持把“市場經濟”與“中國模式”相結合,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人本經濟”道路,使得民生得到較大改善,並且有效抵禦了經濟危機的侵襲,成為了引領世界潮流的弄潮兒;在政治穩定方面,我們以“選賢任能”的政治傳統和“民心向背”的治國方略,形成了“全國上下一盤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理念,不僅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也為增進世界人民的福祉開出了“中國藥方”。

  事實證明,中國早已走出了列強侵辱、遭受涂炭的深淵,“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且正在影響著世界駛向更加廣闊的大海。因為,中國正在走著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正在以獨特的自信和獨特的方式迎接著最好的時代。

  人常説,沒有比較就不曉得自身具有多大的優勢,沒有比較就不曉得自家有多麼的幸福。現實中,往往會有人抱著“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的思想,對我國的建設成就説三道四、指手畫腳;網路上,往往會有人通過各種渠道試圖唱衰中國、破壞中國發展的大好局面。對於這些,我們既要有理性的思維、正確的判斷,也要有縝密的思考、堅定的立場,避免被別有用心之人所蠱惑、所誘導、所忽悠。

  中國人要有自信,要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很自豪。正像有網友所説的那樣,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正如一個有出息的孩子,他不會僅僅因為出身於一個望族,就表現出自豪與自信來,而是要用自己的努力來重新證明自己的實力。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我們對中華文化、對黨和政府、對國家成就的信心,做一個自信的中國人,進而在全力支援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凝聚和提升民族的自信心。

  當前,我國的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攻堅期和深水區,也必然面臨這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在這些風險和挑戰面前,我們更應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以“亂雲飛渡仍從容”的狀態,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百折不撓地推動我們的國家朝著更加富強、民更加振興的目標邁進。(台灣網網友:李吉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