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一廂情願的招法難救臺灣經濟

2016年09月07日 10:55: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當局“行政院”拯救臺灣經濟在出招法,打算開放大陸地區投資人及在臺陸企投資基金及外幣債券,希望借此活絡島內資金動能。然而,這種治標不治本、一廂情願的招法,既不會拯救臺灣經濟寒冬,也不能從根本上促使臺灣經濟復蘇。

  眾所週知,蔡英文當局為了實現“拒大陸千里之外”,以打造“新南向政策”夢想實現充滿政黨色彩的利益,試圖繞來繞去繞過大陸,無視大陸巨大發展機遇與空間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

  此時,臺灣當局出此招法,不改先政治後經濟的一貫做法,出臺開發大陸投資人赴臺投資的措施卻不提鬆綁的對策,心中“逢中必反”的糾結依然根深蒂固,這種沒有任何善意的舉措,連臺灣民眾都認為是“自欺欺人”和“裝糊塗”。

  臺灣是典型的島內經濟,特別是蔡英文上臺以來,背離基本的經濟發展規律,捨近求遠,背離民意,面對臺灣經濟發展難題束手無策,方法空空。認為親美日,就能割裂臺灣與大陸的經濟紐帶和聯結。

  適得其反的手段,致使本來脆弱的臺灣經濟雪上加霜,經濟增長連連下降,社會失業率連連攀高,相關産業頻臨倒閉破産,出臺的應對措施不僅僅“水土不服”還“本末倒置”,致使民眾怨聲載道,苦盼無望。

  現在,蔡英文雖然意識到臺灣經濟的現狀和危機,但方法與臺灣實際情況不符,思路與民眾期待不合,口頭上的欺騙對策終究被民眾識破,造成臺灣經濟危機更加嚴重,復蘇希望更加渺茫。

  其實,蔡英文應當順應民意的期盼和呼聲,正視大陸市場對臺灣經濟的重要影響,在維護臺灣福祉的基礎上,拋棄“逢中必反”的頑固立場,放棄“拒大陸千里之外”的政治偏執,拿出善意行動,為“兩岸聯手掙世界的錢”做點實事。

  8年多以來,兩岸雙方堅守“九二共識”,聯手搭建起和平發展大橋,臺灣同胞沿著這條康莊大道,獲得了不少看得見、摸得著的和平紅利。大陸更是堅持兩岸一家親,兩岸是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為臺灣福祉著想,目的就是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不讓臺灣錯失大陸的發展機遇,和失去分享大陸經濟蛋糕的機會。

  可是,蔡英文當局不顧臺灣發展兩岸關係的主流民意,拿臺灣民眾利益當兒戲,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拒不放棄“臺獨”主張,剝奪臺灣民眾的和平紅利,葬送臺灣未來的發展機遇。出於臺灣經濟困境的壓力,蔡英文當局想開放鬆綁換大陸的投資,在沒有兩岸互信基礎的前提中,這種做法不會實現,因為,沒有基礎,終將一切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奉勸蔡英文當局,為了臺灣的福祉和民眾的幸福,早日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拿出實實在在的善意和行動來,攜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在享有大陸市場機遇中讓臺灣經濟復蘇。(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