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為買房離婚的鬧劇何時休?

2016年09月01日 17:37:3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積極領證結婚正常,熱情排隊離婚讓人費解。近日,上海一些民政局離婚登記處被前來辦理離婚的市民擠爆。此情此景,皆因一個網傳:9月1日將出臺個人買房調控新政。一個尚沒有證實的傳言,令前往民政局登記離婚的人摩肩接踵,數量達平時的兩倍。可笑的是,上海住建委通過官微明確表示“沒有研究過此類政策”。(8月31日《網易》)

  中國人向來推崇“家”的理念。家,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夜行人晚歸的路程;家,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夠洗滌掉繁雜的世事回歸安靜的心靈。而房屋則是“家”在現實中的具體呈現。買房的初衷,不外乎情到濃時的攜手誓言,共建相伴余生的愛巢之所。然而,伴隨著炒房熱潮越發的澎湃洶湧,婚姻、家庭儼然成為了房屋買賣的工具。

  土地拍賣市場高燒不斷,“地王”頻頻刷新紀錄,房價跟著“水漲船高”,把炒房作為投資渠道的人群也越發的瘋狂。淩晨排隊購房、日光碟、高價購買選房號等現象此起彼伏。以筆者所在的武漢為例,漢口解放大道近期開盤的佰昌公館在開盤日短短數小時內就告罄。此外,漢陽、光谷地區的日光碟也不在少數。房産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炒房群體趨之若鶩,成為了他們獲取高額經濟收益的重要手段。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結為連理是一件不易之事,更是一件神聖之事。婚姻不僅是愛情的歸宿,也是責任和義務的進一步延伸。它不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甚至是兩個家族的事,涉及到哺育下一代和贍養上一代。婚姻離不開物質,需要解決生産生活等問題,但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明確主體責任。

  獲取經濟收益和離婚本該是兩條平行線,不應出現交點。通過炒房獲取高額經濟收益,可行;因感情或家庭原因離婚,沒錯。但若為了炒房而離婚,則有待商榷。賺錢的路,千千萬萬條,炒房只不過是其中一條。世上的男女,成千上億,能攜手一生的卻只有一個。或許,他們只是象徵性的“假離婚”,手續完成後依舊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但他們已經失去了法律的保護和管束,因此而發生的假離婚變成真離婚的囧事也並非一次兩次。

  因一個沒有得到證實的傳言,上海男女便排起離婚的長龍,舍責任與義務于腦後,棄法律的保護和管束于不顧,可笑之後是可悲。當下,我們急需能澆滅浮躁熱潮的理性和智慧,減少一些“中國式”的鬧劇。(台灣網網友:江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