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高考志願“偷梁換柱”的深思

2016年08月04日 18:50: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青島膠州一中學生常升因高考志願被同窗好友篡改而面臨無學可上一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3日中午12時57分,膠州公安通報了事件的最新進展,“經調查,郭某涉嫌違法犯罪,依法對其採取強制措施。”(齊魯晚報)

  同窗苦讀好友,曾經追夢少年,為上大學,不擇手段,毀其前程,其做法令人唏噓。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被篡改志願事件時有發生,2012年商丘夏邑縣高中學生蘇某因嫉妒偷改了同學志願;2014年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考生梁繼鵬懷疑志願被人篡改,本人並未報考新疆石河子大學這所學校,但卻莫名被錄取。

  高考是中國現階段最公平的“科舉”制度,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從懵懂時期的父母及踏入校門後老師的強勢思想灌輸下,“高考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齣路”、“高考改變命運”等令人“激昂”的口號,促使孩子從小寒窗苦讀、發奮圖強,因而當面對不理想的高考成績時,曾經的“激昂”的口號會演變成醜陋的心態,卑鄙地踩在別人的肩膀上擠過獨木橋。

  該學生篡改他人高考志願,理應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是背後的因果關係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筆者認為一方面或許來自父母、老師的期許、社會的重托等外部的壓力因素導致該學生不擇手段的篡改他人志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培養獨立完整的人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小趕鴨似的思想灌輸,讓孩子從小背負重重的“思想”行囊,量變的積累導致質變,積蓄許久的“思想”,必然導致為達結果的不擇手段。

  另一方面,教育部門的報考系統是否存在漏洞,讓一些人有機可乘,走上犯法路,毀人毀己。因此教育部門應全面加強和提高填報志願的安全級別。僅依靠准考證、密碼等資訊就能完成高考志願的填報、修改等事關終身的大事。這本身就留下不小的隱患。和很多商業網站防範ID惡意登錄的技術手段相對比,就會發現目前志願報考系統安全系數相當低。

  基於此,是否可以增添登錄程式來提升填寫高考志願的安全系數,比如,在打開填寫系統前需要錄入本人身份證或者手機動態驗證碼等,只有通過本人個人或即時資訊的填寫方可再進入系統。

  為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篡改高考志願行為,必須得到嚴懲。而讓志願沒那麼容易被篡改,更是眼下火燒眉毛亟須解決的問題。(台灣網網友:沈經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