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假食鹽事件折射出的監管系列問題

2016年07月19日 17:10: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哈爾濱查獲假鹽黑窩點。嫌疑人將"飼料添加劑氯化鈉"包裝成食鹽進行銷售,部分假鹽已流入市場。長期食用氯化鈉會頭暈,嚴重可致腎衰竭。(人民日報7月17日)

  飼料級氯化鈉、食鹽和畜牧用鹽三個標準控制指標存在明顯區別:與食鹽標準相比,飼料級氯化鈉標準增加了汞、鎘、亞硝酸鹽三項指標,主成分方面,飼料級添加劑標準沒有碘,食鹽和畜牧用鹽對碘含量有明確規定。

  去年實行的兩大私有化改革——食鹽私有化和藥品私有化,結果就是藥品私有化不到一年,不僅廉價藥暴漲,又出現了可怕的兒童毒疫苗氾濫。食鹽私有化一年,出現了毒鹽氾濫。受益的是誰,受害的又是誰,我想大家心裏都有個自己的答案。現在,官媒又為食鹽私有化開脫。

  誰鼓吹了私有化,又抓出了醜聞?民生基礎資源和重要經濟資源,以及重要稀有資源一定要控制在國家自己手中,那些吹鼓國有資産自由化,鐵路私有化的,難道不是為了謀更多利益嗎,有多少人在企業改制過程中低價賤賣國有資産而從中謀利。

  “放開食鹽市場”?國家不應只聽那幾個資本家及其控制的媒體的意見,還要廣聽百姓意見。你開放某些領域給私有資本沒人抗議,為什麼鐵路和食鹽私有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對?實在是因為這些行業關係國計民生,直接與百姓獲得感有關。

  除了民生基礎資源是否私有化的問題外,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監管的責任。不管資本在哪一種體制下運作,監管永遠不能懈怠,一切權利都應該被關進制度的籠子。説到底,資本家敢於這麼冒險,都是利益的驅使,鑽了監管的空子。利益驅動之下,逐利便成了唯一的行為指針。什麼時候唯利是圖不再主宰我們的社會,理性才會回歸,社會才會趨向秩序,規則才會受到尊重。(台灣網網友:一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