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如何讓高溫補貼真正惠及農民工

2016年07月19日 17:06:2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農民工在工地上熱火朝天地幹活。醫學研究表明:當外界氣溫超過37℃時,人長時間在戶外勞動或處於酷熱之中,極有可能中暑,嚴重時還會威脅生命。雖然許多人可以在空調房裏辦公、在家避暑,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勞動者或因職責所繫、或因生計所需而直面戶外高溫。在如此高溫天氣中,愛心與理解,以及政府部門能否給勞動者及時送去足夠的關懷就顯得格外重要。可是他們能真正地享受到公平的社會福利嗎?如何確保民工的權益,讓高溫補貼真正惠及民生,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確保補貼真正落實到位。各地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産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品質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産,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最低工資不與高溫補貼相掛鉤。酷暑下工作的工人。在高溫下的作業者進行一定的關懷,是十分有必要的。勞動保障部門表示,高溫下工作應發放高溫補貼。高溫補貼不得列入最低工資中。按照國家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規定,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企業應依據勞動合同中簽訂的內容,視工種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向職工發放高溫補貼。但目前有個別企業在發工資時雖然名義上發放了高溫補貼,但卻將高溫補貼金額計入最低工資中,侵害了職工利益。

  三、加強人性化管理,給民工帶來心靈上的溫暖。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宣傳和督促指導,引導用人單位積極採取措施改善用工環境,加強對高溫天氣下民工的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文發關懷,合理設置生産流程,科學定崗定額,根據天氣變化適當安排工作時間和勞動強度,緩解高溫季節下職工生理和心理壓力,保障民工的身心健康。(台灣網網友:張曉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