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臺灣沒有必要為“中華臺北”稱謂委屈

2016年05月30日 08: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月25日臺灣“衛福部長”林奏延在世界衛生大會(WHA)發表英文演講,以參與世衛觀察員的名稱“中華臺北”自稱,不是以“臺灣”自稱,這一稱謂引起了島內的關注,尤其是參與WHA的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和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他們為此稱謂感到委屈,認為這是在矮化臺灣的地位。

  其實,“中華臺北”是臺灣成為WHA觀察員的正式名稱,在今年和歷年大會演説上都沒有變。對此稱謂,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WHA是專業的醫療衛生機構,應該以專業的角度出發,讓醫療歸醫療,政治歸政治”。蔡英文在接見參加WHA的代表團員時也表示“稱謂沒被矮化,更沒受到政治框架限制,不負所望完成任務”。

  自從臺灣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WHA,“中華臺北”就是其正式稱謂,其基礎來自聯合國、WHA決議與“一中原則”,並且這個基礎7年來都不曾改變。因為,無論從歷史定位還是現實狀態上説,兩岸都同屬一個中國,臺灣的國際參與空間要堅持“一中”原則,在國際上不能故意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無論臺灣多麼希望在世界上表示他們的“普世價值”,兩岸的歷史定位及現實狀態將不容忽視,兩岸理應攜手為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做貢獻,臺灣人民沒有必要為“中華臺北”的稱謂感到委屈。

  綠營人士向來不屑于“一個中國”原則。這次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之時,民進黨人士對“一個中國”原則更是不屑一顧,再加上蔡英文在520講話中未承認具有“一個中國”原則與內涵的“九二共識”。綠營人士的表現反映了他們一貫的作風及“臺獨”思想,民進黨及“激進臺獨”人士向來不惜一切代價在國際空間上主張所謂的臺灣“主權”,甚至不惜發動全臺性“公投”來取得“臺獨”的正當性民意基礎,但經證實,這只是“臺獨”人士的“主權”幻想,最終沒有得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援。WHA上的“中華臺北”並沒有讓臺灣的大多數民眾覺得委屈,大多數民眾所希望的是臺灣的安全與穩定,和平與發展,而不是為了爭取所謂的國際空間而去做無謂的掙扎。

  臺灣代表團已經順利從WHA上回到臺灣,而“中華臺北”的稱謂也受到除個別綠營人士外的各界人士的贊同。而明年的WHA,臺灣是否能能參加,是否能順利參加,是否能為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做貢獻,還得看民進黨當局是否能遵守世界上普遍上承認的“一個中國”原則。(台灣網網友:楊廣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