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青年當自強 養成讀書好習慣

2016年05月16日 16: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919年5月4日,青年學生發動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開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篇章。1939年,“五四”青年節誕生,至今已有77個年頭。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未來,青年當自強。

  關於讀書,習近平對青年説,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我並不覺得農村7年時光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

  青年當自強,讀書是一種好習慣。高爾基曾説,“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就有字之書而言,書本增長我們的知識、見識,豐富我們的思想,是日後就業的基礎。更重要的是,經典書籍能夠培養良好品格,塑造優秀人格。《論語?學而》中有,“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就我個人而言,父親、母親生我、養我已二十一年,不知付出多少心血,現在仍拼命賺錢,為我的將來打算。“只要你們好好的,我和你爸累點兒也高興。”母親經常這樣説。試想,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做人做事?仁義禮智信,孝字要當先!一個不孝順的人不可深交、不值得娶也不值得嫁。“這個人不行,對他爹媽不好。”被別人從背後説這句話真是最大的恥辱!就無字之書而言,人生經驗與社會知識是寶貴的財富。就我個人而言,利用勞動節、國慶節去飯店兼職,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從而更多地接觸、了解、認識社會,這份經歷與經驗是在校園裏得不到的。所以,青年人要多讀書,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

  關於習慣,習近平對青年説,年輕人不要總熬夜。那個時候我年輕想辦好事,差不多一個月大病一場。為什麼呢?老熬夜。經常是通宵達旦幹。後來感覺到不行,這麼幹也長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態擺順了,內在有激情,外在還是要從容不迫。

  青年當自強,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曹植曾説,“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霞。”近日,魏則西事件沸沸颺颺、引人深思。魏則西的一生也許會絢麗多彩,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不禁想起,孔明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魏則西不幸患病實屬天災、令人悲嘆,而我們就不要製造人禍了。我們要注意休息、不熬夜,規律飲食,適當鍛鍊,放鬆心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願所有人平安、健康、快樂,家和萬事興!

  男兒當自強,青年當自強!讀書是一種好習慣,好習慣不僅僅是讀書。4月26日,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講,“全民建成小康社會,廣大青年是生力軍和突擊隊。”為了自己以及祖國、中華民族光明美好的未來,青年前行,永無止境!(台灣網網友:張軍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