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臺灣拜祖有力痛擊臺獨“護照鬧劇”

2016年04月12日 17: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9日,農曆三月初三,臺灣在臺北中山堂舉辦“丙申年軒轅黃帝拜祖大典”,典禮儀軌遵循古禮進行,以“華夏同根,追遠同心”為主題,傳達“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精神,社會各界人士與上千名觀禮民眾共同參與拜祖大典,人們遙拜先祖,慎終追遠。前臺北市長郝龍斌認為,遙拜黃帝,可讓臺灣民眾認識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歷史文明淵源,傳遞“慎終追遠”的信念。

  4月6日,臺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刪除之前《護照條例實施細則》第三條“不得擅自增刪塗改或加蓋圖戳”的條文。這也成為英文和民進黨取得臺灣完全政權後,激進“臺獨”分子處心積慮推動“隱性臺獨”的一個新動向。雖然,擺弄“臺灣國護照”貼紙,是“臺獨”分子“過家家”的惡作劇,但也讓人們更加的擔心臺灣政治“人造獨”可怕的“成長壯大”。

  的確,蔡英文和泛綠陣營的勝利為“臺獨”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成長沃土和空間。但是,認為兩岸是骨肉親兄弟和兩岸一家親的臺灣主流民眾,成為穩定和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中堅力量。正是這種主流民意的不斷發展,引導了臺灣青年民族認同感的形成和提高,矯正了臺灣混亂的文化認同,痛擊了“臺獨”份子的囂張氣焰。

  這兩件事,一個是正大光明的“促統”,一個是得意忘形的“求獨”。通過這種諸如拜祖的活動,正是臺灣認同兩岸同屬中華和兩岸同胞同是炎黃子孫的有效手段,也是臺灣自身不忘宗根、血緣、文化的基因注入,讓臺灣知道“哪才是家”。同時,也讓這些“臺獨”分子,清楚地看到不管多麼的別有用心,多麼的敢説敢幹,都逃脫不了慘敗的下場和命運。

  兩股力量和兩種趨勢,都折射出當下的臺灣,真理的天秤最終鐘擺的答案。所以,臺灣應當多多舉辦這樣聲勢浩大的祭拜活動,不斷壯大反“獨”促統力量,以此強化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讓每一個臺灣都能夠理直氣壯和充滿信心地喊出“我是中國人”!(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