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大學生借貸應量力而行

2016年04月11日 16: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些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日常迅猛,而作為網際網路消費金融領域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大學生信用消費市場的迅速崛起,則顯現了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巨大消費潛力。大學生群體蘊含巨大的信用消費潛力且群體風險性較低,是消費金融的生力軍。這讓不少企業早已在2013年的時候便開始提前佈局校園小微金融。隨著校園金融的佈局以及五花八門的校園金融項目的推出讓學生享受到金融消費的便利,但是其中包含的風險也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校園金融最火的莫過於校園借貸,許多學生為了滿足電子産品的消費需求,紛紛利用如趣分期等産品進行貸款。一張身份證,一本學生證,甚至不用本人簽字,就能貸下數萬元。這樣的形式雖然便捷,但是背後高額的利息風險卻被學生所忽視。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大二學生鄭德幸以28位同學之名,在14家校園金融平臺負債近60萬元,最終絕望跳樓。悲痛之餘,他的家人和同學們還得接著想辦法處理債務。這樣的悲劇想必是他所料不及的。

  許多同學貪圖一時之便利,盲目地利用借貸平臺進行貸款,卻忽視了網路借貸背後的高額利息,據媒體報道,網貸平臺往往會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學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間,很多都遠超目前銀行信用卡分期費率。一旦逾期償還欠款,需要支付的違約金不容小覷,高低相差數倍。”同時,如果大學生一旦逾期,不少借貸平臺會收取逾期未還金額的0.5%-1%/天的違約金。還有少數小貸公司會收取貸款金額7%至8%作為違約金。不僅違約金嚇人,有的平臺還收取一定的押金和服務費,比如,明面上是每個月5%的利率,可還設置了5%的服務費。如此高的利率及費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大學生的實際支付能力,許多大學生還沒出校園就背負上了數萬元乃至數十萬元的債務。

  債務的壓力一旦形成,就會對大學生的生活産生不良影響。許多大學生為了還債不得不節衣縮食,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苦巴巴的。除了生活的壓力外,過多的負債也會給大學生帶來不少的心理壓力,許多借貸公司為了還債不停的打電話催促,還以報告學校相要挾,這樣長期的壓力會導致大學生産生抑鬱,不利於其健康成長,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大二學生鄭德幸就是在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下一時想不開跳樓自殺的。更有甚者,個別大學生在還貸的壓力下不得不參與賭博等非法活動,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既害人又害己。一時的貪念,盲目的借貸,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讓本該是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墜入深淵。這不得不令人嘆息。

  校園金融本是好事,它可以為缺少資金的學生提供支援,但是大學生自己應當綜合考慮自己的家庭狀況及支付能力量力而行,不要為了圖個新鮮或者滿足不恰當的需求盲目借貸,這樣做的結果只能給自己徒增壓力。同時老師和家長應該加大宣傳引導,教育大學生合理利用校園信貸,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及消費理念,讓校園金融這把雙刃劍做到趨利避害。(台灣網網友:侯宇浩)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