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春運返程超載;避免僥倖,警鐘長鳴

2016年02月25日 16: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央視網消息,這幾天,春運公路客運返程正值高峰。很多客車司機為了賺錢,多拉客人,超載行駛,事故隱患嚴重。一輛從河北海興發車的大巴,沿途不停地攬客,車輛存在人員超載情況。一車車身和車輛行駛本上清楚地寫著這輛車核定載客數35人,但是警方發現車輛實際載了60人,超載25人。目前,駕駛員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另一汕昆高速貴州黔西南段在的麵包車核載6人卻一共裝了23個人,其中還有5個小孩,而該車沒有任何營運資質。該駕駛員已經受到相應處罰。

  車輛超載問題是我國長期以來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我國的一些地區特別是經濟較落後的邊遠農村地區此問題尤其嚴重,因為車輛超載而引發的悲劇時常刺痛人們的心靈。超載車輛存在安全隱患,這樣的生活常識婦孺皆知,那麼為什麼乘客還是會在些許猶豫之後選擇乘坐這樣的車輛,為什麼司機還是會在明知超載還會繼續攬客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管是乘客還是司機都存在僥倖心理。乘客會想:這麼多超載的車輛不都沒出事嗎?出事的還是少數的,我所乘坐的應該不會出事吧?而司機會想:多一個乘客,多一份收入,只要我小心開車,就應該沒事的。而正是諸如此類的僥倖心理最終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何為“僥倖”,即由於偶然的原因而取得的成功或免去災害。既然是偶然的原因,那麼災害就有可能免去也可能降臨,既然是偶然的原因,那麼就沒有誰可以拍著胸脯保證災害不會發生。那麼在涉及到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問題時,就不能因為“偶然原因”而存在僥倖心理,在人人只有一次的生命面前,任何某一方的利益都顯得微不足道,沒有誰承擔的起生命逝去的責任。如果因為一時的僥倖心理而釀成了大禍,那麼再多的悔意與道歉都於事無補,再多的反省與總結也換不回逝去的生命。

  人們常説“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就是説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到損失。試想,如果養羊的人在最初發現羊圈有洞時就及時補修,那麼他一隻羊都不會損失。再試想,如果在丟失第一隻羊後,就聽從鄰居的勸告,把羊圈修好,那麼就不會有第二隻羊的損失。他那句“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不難從中聽出僥倖的心理。所以,避免損失的辦法不是“亡羊補牢”,而是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在出現危機的苗頭時,對可能所出現的情況進行全面科學的設想,及時處理,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讓僥倖心理沒有機會可乘。

  在保證人民的出行安全方面,不僅乘客和司機不能存在僥倖心理,相關執法部門更不能心存僥倖,不能因為昨天沒發現超載的車輛,就認為今天沒有超載的問題,要時刻把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卓有成效的行動提醒乘客不要乘坐超載車輛,讓安全意識潛移默化影響乘客,用嚴格有力的行動懲處超載行為,讓威脅人民安全的隱患無處可藏,為人民營造安全的出行環境。(台灣網網友:梁春雨)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