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呂秀蓮們,不要誤導臺灣經濟

2016年02月16日 10:3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民進黨大佬呂秀蓮在參加臺灣壹電視政論節目《正晶限時批》時,把臺灣經濟不景氣的原因,歸結于馬當局把臺灣經濟傾向大陸,對開放大陸赴臺旅遊,呂説“中國觀光客來臺是毒糖果”,對臺灣人造成的負面影響遠超過觀光收益,宣稱現在正是逆轉勝的時候。

  大陸是臺灣對外貿易的第一目的地,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臺灣每年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達數百億美元,2014年更是達到1057多億美元,如果沒有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就是一個貿易逆差地區。近年來,大陸到臺灣旅遊人數不斷上升,每年為臺灣帶來3000多億新台幣的産值,佔臺灣GDP近2%。大陸對臺灣經濟成長的巨大貢獻,在呂秀蓮嘴裏變成了“毒糖果",不僅大陸民眾,抑或臺灣有良知、有經濟常識的人都會瞠目結舌吧。

  其實,呂秀蓮的思維代表了臺灣一部分“反中”反大陸人士的內心所想。出於“反中”反大陸的需要,他們害怕兩岸經濟融合,害怕臺灣經濟在兩岸經濟發展過程中失去自主性,使他們失去“反中”反大陸的本錢。他們千方百計地想割斷臺灣與大陸的各種聯繫。在文化上,他們通過“臺獨”教科書,成功地培養了“天然獨”,現在又妄圖割斷兩岸經濟上的聯繫,為他們政治上的“臺獨”服務。臺灣選舉時,民進黨推出的提振臺灣經濟“五大計劃”,在實現途徑上,重點是連結美日,乃至瑞士,重提李登輝時代的“南向政策”,極力繞開臺灣的最大貿易夥伴大陸,正是體現了呂秀蓮們一貫的“從世界走進中國”,不要“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思維方式。為此,他們把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把開拓東南亞市場作為首要任務。

  TPP12個成員國經濟産值佔全球比重約36%,貿易額達全世界30%以上,佔臺灣地區貿易高達35%,臺灣想加入一點也不奇怪。只是TPP12個成員國哪個不是大陸的重要貿易夥伴呢,TPP能方便成員國之間貿易往來,但TPP還需要外部市場,他們會為了臺灣這個小小的市場而捨棄大陸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嗎?

  至於所謂的“新南向戰略”,成功率就更小。去年臺灣對東盟十國的出口就下降。東盟多數是發展中國家,有大量的發展機會。但東盟與中國己簽訂“自貿協議”,是中國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成員,臺灣為了避開大陸,不提加入佔其對外貿易56%的“RCEP”,如何與東盟、南亞國家合作?同時,中、日、韓等國在東南亞、南亞,都以外援推動經濟合作,臺灣有多少資本與大陸、日本及韓國競爭?李登輝、陳水扁沒有成功的事,今天的臺灣更不可能成功。

  經濟的連結、融合,是經濟發展規律決定的,生産要素的流動,雖受政治影響,但並不是政治所能決定的。陳水扁呂秀蓮時期,當局採取多種手段限縮兩岸貿易,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卻從17%大幅上升到30%,但兩岸關係並沒有因為經濟的高連結度而改善。所以,任何出於政治算計,而人為割裂兩岸經濟連結的行為,都是不智的,違反經濟規律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海峽兩岸本屬一家,未來發展都由歷史大勢決定。從經濟規律來講,兩岸人文相親、距離最近、市場互補大陸是臺灣最佳經濟貿易夥伴。任何出於某黨某派某個政客私利的政治算計,只會害了臺灣經濟、苦了臺灣民眾、影響臺灣發展。那些想阻礙兩岸經濟聯繫的人,要多聽聽臺灣各行業的反應,算一下兩岸經貿停止給臺灣帶來多大的影響,會造成多少人失業?看看不要大陸游客相關行業會是何等景象?奉勸呂秀蓮們,少做危害兩岸和平發展的事,少説損害兩岸民眾利益的話,逆歷史潮流而動,只能徒留笑柄而已。(台灣網網友:且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