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中國正步入肥胖大國可不是危言聳聽

2016年01月18日 14: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本經濟新聞》1月15日文章,原題:“未富先胖”——中國正步入肥胖大國,中國1月1日開始實施“二胎”政策,自1979年來一直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宣告結束。獨生子女政策帶來了社會老齡化加速和男女比例失衡等副作用,兒童肥胖或許也是弊端之一。(1月16日環球時報)

  肥胖,説它是人類健康的殺手一點也不言過其實,肥胖是多種主要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有時候甚至成為了疾病的啟動開關,同時,一旦患病,肥胖又加速疾病惡化,成為疾病惡化的“催化劑”,因此,肥胖對人類身體而言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日本經濟新聞》一篇中國正步入肥胖的文章更是敲響了中國肥胖者的警鐘,敲響了中國家長的警鐘,敲響了中國政府的警鐘,而且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切不可一笑置之,我們必須正視肥胖問題,正式與肥胖“宣戰”。

  事實上,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肥胖國,肥胖人數僅次於美國,過去30年裏,中國的肥胖率急劇上升,導致4600萬成人“肥胖”,3億人“超重”。然而美國成為第一大肥胖國不足為奇,畢竟美國是第一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準極高,各種保障體系很完善,加之美國人的飲食更多的是高熱量的漢堡,麵包,牛肉之類的,而我們中國緣何就成為了第二大肥胖國,須知,我們中國僅僅是發展中國國家,生活水準相對於發達國家而言差距明顯,而且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飲食並不是高熱量食物,既然這樣,為何還“奪下”第二肥胖國的“頭銜”。

  不得不説,中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準得到了極大提高,目前我國每人平均GDP近8000美元,而就在10年前我國每人平均GDP也就1000美元,經濟水準的提高也就成了肥胖的前提條件,薪資有餘,人們不再像過去局限于吃飽,而是吃好,加之工業的發展,商場超市裏的商品應有盡有,琳瑯滿目,各種高熱量高鹽的加工食品“橫空出世”,可以説,只要有錢,沒有買不到的食品,加之食品工業的發展,只有你想不到的食品,沒有廠家做不出來的食品,一句話,就是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食品種類豐富了,想吃啥都沒限制了,這是造成我國肥胖的一大先決因素,然而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中國家長對小孩的縱容,因為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孩子成為了大多數家庭的掌上明珠公子爺,爺爺奶奶更是圍著孫子孫女轉,從小就給小孩吃各種高熱量的食品,孩子想吃就直接買,一味地溺愛,直接導致了大把大把五六歲的“胖墩”出現,長此以往,孩子必定成為肥胖人群,另外,在我國教育大環境下,人們沒有充分認識到肥胖的危害,對肥胖聽之任之,在學校學生從小只要成績好就行,身體素質肥胖與否不值一提,體育課也是走走過場,如同虛設,正是這些多重因素導致了今天的尷尬局面。

  肥胖是導致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癌症的危險因素,肥胖者如若繼續放任下去,不加以重視,未來身體必將遭殃,數量極大的肥胖者加之老齡化加劇,對於中國政府而言,也必將是一個棘手問題,未來將極大加大醫療支出,給本已經壓力巨大的醫療財政火上澆油,對此,政府應當心知肚明,與其這樣,不如當下採取必要措施加以緩解,切不可拖到未來一發不可收拾,成為拖累中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大絆腳石。(台灣網網友:喻林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