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作者,要做的是深入挖掘人物內心,而非滿足於給他們扣上既定的身份性格帽子,就算打完收工。湯唯和吳秀波這兩個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有難度,但寫得好,自然也更有力度。但可惜的是,我們幾乎沒有看到真正愛情片應該有的哪怕一丁點嘗試。
看完《北京遇見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特別沒教養地笑場了三回。發現祖峰是有婦之夫笑了一次,秦沛死的時候也忍不住笑出了聲(前排姑娘惡狠狠回頭剜了我好幾眼,估計是沒見過這麼沒心沒肺的),王志文那句“要不週一陪我去納斯達克敲個鐘”,更是差點沒讓我把大鼻涕樂出來。套路,全是套路!這回新加入的編劇是曹保平的高足焦華靜,老曹的劇作觀可一向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合著就教你弄出這麼些規定動作,這板子到底該打到誰屁股上?
“北遇西”第一部雖然也未見得有多精彩,但出國産子小三與漂泊落拓名醫的故事至少還有那麼幾分新鮮意趣在。到了這一部,似乎有了情懷家國,詩詞歌賦這碗老酒墊底,一切就都可以渾不吝地順著拐往前努:兩個人之間的鴻雁往來,開始還能看出點時間脈絡,後來就幾乎乾脆變成了即時通信。不知道到底是“不二情書”,還是“不二微信”。而為了烘托男女主角最後那段度盡劫波的美好,湯唯前面遇見的所有男人,便只能都成為烘托吳秀波的一個個注腳——學霸一定是膽小自私,委過於人的;有錢人一定是視感情為交易,能走支票本就絕不走心的;知識分子就不用説了——負心都是讀書人嘛!,除了簡單粗暴,我想不出別的形容詞。
事實上,如果電影結束于湯唯遇見祖峰,吳秀波拉著摩托車上的小男孩在公路上賓士的那一剎那,我會給它多加半顆星。當然,這恐怕也怪不得薛曉路,我們的觀眾,多半是不懂得興盡而歸這碼子事的,一部愛情片你不讓男女主角終成眷屬,他們八成得吵著要退票——至少,老闆們都是這麼説的。
而現在,電影的最後半小時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兩個一直通著信的陌生人,突然間就不約而同愛得天翻地覆死去活來,牙一咬心一橫就直殺異國他鄉,拿出把對方當成自己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架勢,不得佳偶終不還。這像一個十五歲就操砍刀跑江湖的老賭油子和一個親密關係恐懼症患者能幹出來的事兒嗎?是什麼讓湯唯鬼使神差回到榨幹了她老爹生命的賭桌前?又是什麼把吳秀波變成永遠面帶職業笑容的冷血二道販子?
作為創作者,要做的是深入挖掘人物內心,而非滿足於給他們扣上既定的身份性格帽子,就算打完收工。賭場公關和房屋仲介,某種意義上,都是服務業,幹得也都是見人下菜碟的買賣兒,閱盡千帆過後,可能自然而然就不再相信什麼勞什子愛情。這兩個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有難度,但寫得好,自然也更有力度。但可惜的是,我們幾乎沒有看到真正愛情片應該有的哪怕一丁點嘗試。皮裏肉外挑了個小口,就告訴人家我這是微創手術。做人不能這麼莆田係吧?
必須得承認,某些小橋段裏,還是看得到兩位女編劇的靈氣。比如對秦沛老兩口的身份來歷的暗示(吳秀波開始想説“解放前”,但看見秦沛臉色,就自動用“幾十年前”的説法代換),又比如湯唯在過馬路時,頭頂大銀幕播放出吳秀波闖進摩托賽頒獎現場,高舉尋人啟事的畫面,都有讓人莞爾之功。但這卻並不能改變本片絕非一部愛情電影的事實。
和前作一樣,這一部其實也應該歸於小雞電影之列,或者説,是一部比上一集更為成熟和精緻的小雞電影。開頭湯唯被房東轟出門就致敬了《柔道龍虎榜》裏應採兒被趕出出租屋的那一幕,坐在海邊的吳秀波怎麼看都有點《瓶中信》裏凱文 科斯特納的風采,以及不斷在《街角商店》與《電子情書》間騰挪的起承轉合……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電影,但都被硬塞到這個名為《不二情書》的容器,讓人難以産生任何感覺。至於愛情,我建議你還是去婁燁和王家衛的片子裏找吧。即便是打著三級片噱頭的《踏血尋梅》,援交少女和粗暴嫖客間的真情一閃,也遠遠要比這對筆友間的千里傳書來得動人。
最後,也是最讓人生氣的一點。不少文藝青年看完片,就把《查令十字路84號》當成了新愛情聖經,有的書店裏這本積壓已久的小薄冊竟然直接就賣斷了貨。可看過的人都知道,它跟愛情可以説幾乎毫無關係,如果一定要説有,那也是講愛閱讀的人與書之間的愛,而男女主人公,則更像一對志同道合的摯友。拿這麼一本愛書人的聖經生生附會出一段愛情故事,是要逼得我們這些斯文讀書人也跳腳不成?有人能和你一起討論你們都喜歡的書和作者,這感覺已經很美好了,它未必輸于愛情。(紅魚 影評人)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