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周傑倫盤活年輕好聲音

2015年07月20日 10:26: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經過前三季的大面積撒網和收割,全國範圍內素人型的選手,已經所剩無幾,學員年輕化,學員海外化,甚至炒“化肥哥”那樣的“回鍋肉”,是難以避免的。周傑倫的到來,是以偶像帶動粉絲的模式介入,好聲音確實需要這樣的偶像巨星引導收視率,盤活節目無形資産。

  如預期一般,《中國好聲音》第四季首播並沒太多亮點,儘管人們已經從試衣間轉身,但是被選秀轟炸得疲乏無力的網友,沒把新聞熱點轉給好聲音。這個節目就像一輛準時到達的公交車,要搭乘的人上去了,不喜歡搭乘的人留在原地,並沒有引發此前人人爭著上車,嘰嘰喳喳地爭吵不休的現象。“好聲音”的熱點還不如周傑倫和愛妻昆淩喜得千金的新聞,好聲音另外的熱點也是周傑倫帶來的。

  周傑倫的段子一撥撥湧來,充滿創意,好聲音儼然周傑倫的粉絲見面會。作為好聲音最年輕的導師,這比李宇春、謝霆鋒坐上“快男”的舞臺還讓人關心。周傑倫巔峰期的時候,唱片工業還沒垮,唱片銷量排行榜上唯傑獨尊,“中國風”所向披靡,大家是用一張張CD,一盒盒磁帶,接受他的洗禮。然後,一轉眼,唱片工業垮塌,音樂只剩下選秀。

  “好聲音”第一季的時候,很多選手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劉歡老師,我爸爸媽媽是聽你的歌長大的”,到這一季已經換成了“周傑倫老師,我們是聽你的歌長大的”。這是事實,絕大多數80後、90後的青春期,真是在“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嘿”里長大,那英、庾澄慶稍微有點久遠,那時的汪峰還是剛剛單飛的藝人,只有周傑倫作為華語唱片工業最後一個英雄,製造了新的神話。

  周傑倫的到來,有些讓其他幾個導師略微有壓力,不僅僅是他經常搶汪峰的“專利”,直接問學員有什麼夢想,而是這些登臺的80後、90後學員,在考慮導師方面,做的是單項選擇,就是衝周傑倫來的。風格混搭玩轉Funky、Vocal的徐林,琳瑯滿目的編曲方式,原本像是為庾澄慶這個音樂頑童訂制的,哈林也聽得異常興奮,以為這個學員勢必來到麾下,結果學員口風一轉,選擇了“欲擒故縱”的周傑倫。

  周傑倫一直走年輕路線,音樂企劃充滿卡通質感和玩樂色彩,哪怕過了三十歲,音樂風格也不見成熟、沉重,非常熱鬧和奇趣,光聽聽《哎喲,不錯哦》《12新作》《驚嘆號!》《魔傑座》《跨時代》這些專輯名稱,通俗易懂,就是為年輕學生訂制的,而接近“魔獸世界”風格的專輯封面,更是充滿奇幻色彩。

  一定意義上,新世紀這十五年來,周傑倫通吃了80、90、00後一代人,率性的説話、做事方式,中國風、嘻哈、饒舌、節奏藍調、異域風情這些其他人無法模倣的音樂類型大混搭,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是很多小孩子的榜樣。選秀藝人出身的周傑倫坐在導師的座位上像一塊磁鐵,吸引了很多年輕學員投靠。以導師身份出現能夠帶出什麼樣的學員,這是大家期待的。

  經過前三季的大面積撒網和收割,全國範圍內素人型的選手,已經所剩無幾,學員年輕化,學員海外化,甚至炒“化肥哥”那樣的“回鍋肉”,是難以避免的。周傑倫的到來,是以偶像帶動粉絲的模式介入,好聲音確實需要這樣的偶像巨星引導收視率,盤活節目無形資産。那麼,明年會不會請陳奕迅呢。

  首集播畢,圍繞周傑倫的爭議除了説他是“小公主”之外,還有口齒不清,四大導師裏唱功最爛,現場和學員對唱,居然key不對,斷氣唱不上去了,這樣的導師能不能帶好學員?自己很有個性不代錶帶學員也一樣。這是不必操心的事情,很多時候,導師就是伯樂,是編曲人、製作人的身份,周傑倫在作曲、編曲上面的才華經過了市場和時間的考驗,關鍵看他如何因材施教,恰如其分地發揮學員的優點。(內陸飛魚 樂評人)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