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裝甲車自投羅網,新加坡應當反省

2016年11月29日 10:45:5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9輛新加坡裝甲車在香港碼頭被扣的事件仍在輿論中發酵,這9輛裝甲車何時能允許新加坡方面重新裝船拉走尚不得而知,新加坡媒體上出現大量猜測,有些評論相當可笑。

  這件事完全是新加坡方面的錯。首先,新加坡的大型軍械出現在臺灣開往新加坡的貨船上,就不應該。中國反對外界與臺灣有任何軍事合作和軍貿往來,這一立場舉世皆知。新加坡作為中國的邦交國,有必要在這方面謹慎行事。雖然過去一直有新加坡軍隊在臺灣訓練的“歷史遺留問題”,但對這個問題進行控制,主動避免相關做法産生負面現實影響,顯然是新加坡應有的姿態。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裝甲車不僅裝到了從臺灣駛出的貨船上,而且由於他們自己的陰差陽錯,把裝有這些裝甲車的貨櫃卸到了香港碼頭上,直接激活了香港必須扣留、調查這批武器的法律。這僅僅是新加坡方面的一個偶然差錯嗎?這樣的解釋難以服人。

  新加坡方面如此疏忽、馬大哈,反映了它並未足夠重視中國不歡迎其與臺灣開展軍事訓練合作,沒想儘量低調、再低調,也沒有對有可能産生惡劣影響的情況做萬無一失的防備。

  如今新加坡官方沒有就這次事件公開表達歉意,新加坡媒體還搞出一些荒誕的報道,説中國想借這次機會了解“新加坡先進裝甲車”的軍事機密,等等。那些新加坡媒體真可謂夜郎自大,因為美國買過幾輛此類裝甲車當“陪練”,它們就敝帚自珍把那些裝甲車當成了“世界先進軍事裝備”。

  28日的最新消息説,新加坡巡迴大使比拉哈裏考斯甘就裝甲車被扣表示,中國已經意識到新加坡政府不會被嚇倒,所以現在試圖恐嚇新加坡人民,讓新加坡人民向政府施壓。這位巡迴大使説這番不靠譜的話,是不是想“嚇倒”中國政府和人民呀?

  無論于情于理于法,新加坡這次都負咎在身。它如果派兩人來,隨隨便便就把被扣的裝甲車帶走了,那才是讓人驚訝的。那完全不是事情應有的邏輯。新加坡作為“很善於扮演大外交角色的小國”,對此應該心中有數。

  幾輛“破裝甲車”,扣留它們不僅生不了財,而且挺佔地方。但是它們離開香港,又需要滿足法律的條件,同時還要對公眾解釋得過去。現在新加坡在中國社會的形象太糟了,按照中國老百姓的意思,最好把那些“自投羅網”的裝甲車“沒收了”,送到鋼鐵廠去回爐。

  所以解決這件事,必須認真走外交和法律程式。這當中新加坡政府應當有良好態度,媒體也應識趣。新方如果一口一個“快點、快點”,大概只會欲速不達。而那位巡迴大使此時公開秀強硬,簡直是腦袋被驢踢了。

  我們倒是覺得,新加坡需要做些反思了。與李光耀時期的新加坡相比,它從平衡路線轉向了劍走偏鋒,定力被狂躁取代。9輛裝甲車居然卸錯地點,擺到了香港碼頭上,這很像是這個國家“找不著北”的一個象徵。

  裝甲車事件説到底是中新關係的一個插曲,希望這個插曲帶來啟迪,促進新視角的出現,而不是刺激更多誤解和怨恨結成疙瘩。所有事情都有來龍去脈和原因背景,試圖理解、把握它們,永遠都是一種智慧。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