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法國恐襲陰影為何揮之不去

2016年11月24日 10:5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21日發表電視講話稱,警方19日晚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挫敗一起策劃已久的恐怖襲擊圖謀。卡澤納夫在宣佈這一消息時表情毫不輕鬆,他強調,法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恐襲威脅,“沒人可以保證零風險”。

  恐襲陰影揮之不去,反恐壓力巨大,這是法國當前反恐形勢的實際狀況。從各方面看,法國的反恐之路漫長、曲折。

  反恐形勢嚴峻

  自2015年初起,法國恐襲頻發,從1月的《查理週刊》總部遇襲到11月的巴黎連環恐襲,均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襲擊現場地上血跡斑斑,墻上彈痕纍纍,遇難者家屬泣不成聲,這些場景成為很多法國人終身難忘的記憶。

  今年以來,法國恐襲依然時有發生。7月14日法國國慶日晚間,恐怖分子在旅遊城市尼斯突然發難,造成近百人死亡;7月26日,在法國北部城市魯昂,恐怖分子製造人質劫持事件,一位年過八旬的神職人員慘遭恐怖分子割喉……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恐怖分子還多次企圖在法國發動重大恐襲。比如9月,由“伊斯蘭國”遙控指揮的一個女子恐怖團夥企圖在知名景點巴黎聖母院附近製造爆炸事件,她們甚至已經將裝滿天然氣罐的汽車停在巴黎聖母院附近的街道上,所幸警方在千鈞一髮之際阻止悲劇發生。

  法國內政部的數據也反映出當前法國反恐形勢之嚴峻。據卡澤納夫21日介紹,今年以來,法國已逮捕了418個與恐怖主義組織有關的人,僅11月以來就有43人被捕,其中28人被移送司法機構。他今年早些時候還公佈數據稱,從去年7月到今年7月,法國警方挫敗的恐襲數量多達10余起。

  反恐網路有待完善

  面對血的教訓,法國政府採取了多項應急措施,比如宣佈全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賦予警方更多權力開展監聽和搜捕等反恐行動,並在海關、機場、大型商場和主要景點等地增設軍警力量加強安保檢查。

  今年5月初,法國政府發佈《打擊極端化和恐怖主義行動計劃》,此舉意味著法國在新形勢下加強反恐的系統方案出臺。據法國總理府介紹,該計劃包含7大項共80條措施,其中50條屬於新舉措。

  根據這一計劃,法國政府在國內加強監控恐怖主義組織及有極端傾向人員的動向,加大與反恐有關的科研投入,加強遏制恐怖主義思想在法國社會的蔓延,增設大量與反恐有關的工作崗位,加強對可疑資金流向的跟蹤並進一步限制現金支付。

  對外方面,法國政府推動在歐盟範圍內加強邊檢合作,進一步參與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的打擊,與馬利、查德等非洲國家在反恐方面繼續保持高層次合作,從外交領域促進動蕩地區地區安全和發展,以及向不發達國家提供反恐援助等。

  多起恐襲被及時挫敗的事實説明,法國大力構築的反恐網路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恐襲威脅依然存在的事實也表明,法國的反恐網路仍需進一步完善。比如,警方的行動效率還有待提升,一個典型案例是,9月巴黎聖母院恐襲未遂案中,可疑汽車違規停車,有民眾多次致電警局反映情況,警方卻讓可疑車輛滯留了兩個多小時;再有,從今年法國發生的恐襲看,在預防“獨狼式”恐襲方面,法國的答卷難得高分。

  反恐戰路漫漫

  綜合各方面情況看,法國打贏反恐戰尚需時日。儘管國際社會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對“伊斯蘭國”武裝的軍事打擊不斷取得進展,“伊斯蘭國”組織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但恐怖主義滋長之源並未被切斷,法國反恐的外部壓力將長期存在。

  在法國國內,社會階層流動僵化、失業率高等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改善,法國年輕人被極端主義“洗腦”的風險猶存,反恐的內部壓力不容小覷。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一些反恐專家指出,“伊斯蘭國”武裝在中東遭到沉重打擊後,可能伺機在歐洲發動襲擊。美國國務院日前也發佈旅遊警示稱,年底臨近,歐洲國家恐襲風險正在增加。短期內再度發生恐襲的風險猶存,法國對此應高度警惕。(韓冰 應強)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