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殲10女飛行員犧牲引關注 現在“反思”過於草率

2016年11月14日 13:52:26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字號:    

  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建軍節第二天晚上10時58分,中國空軍官方認證的微博“空軍發佈”證實了一個令很多人扼腕嘆息的消息:空軍殲-10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余旭的犧牲迅速引發廣泛關注,中國網民在網上自發進行了廣泛的紀念和悼念活動。也有人開始“反思”所謂女飛“不適合特技飛行”以及雙座機參加表演不妥等問題。不過多名中國軍事專家都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目前缺少足夠權威公開資訊的情況下,猜測事故原因,進行所謂反思太草率。在無國外成熟經驗借鑒的情況下,余旭等特技女飛行員的付出更值得我們尊敬。

  余旭犧牲令各界扼腕

  “空軍發佈”12日晚發佈的消息稱,當天,空軍殲-10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隨後,該微博發佈視頻,對余旭的犧牲“深表痛惜!深表哀悼!”實際上,早在當天早些時候,中國網路上已經開始有相關消息傳出。儘管人們對事故的真實性尚不確定,但紛紛為飛行員的安危祈禱。

  余旭犧牲的消息得到空軍確認後,網路上自發發起了紀念和悼念活動。她的女性身份和之前的宣傳與曝光也增加了人們對這次事件的關注度。“金孔雀雖已折翼,夢想仍在藍天”“向英雄致敬!”“為余旭送行,向余旭致敬……”各種紀念文章在中國網路上刷屏。

  空軍發佈的消息稱,余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軍二級飛行員、飛行中隊長。據媒體此前報道,余旭係中國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之一,同時也是首批殲-10戰鬥機女飛行員和駕駛殲-10表演機進行飛行表演的女飛行員之一,犧牲前是八一飛行表演隊飛行中隊長。

  急於“反思”太草率

  事故發生後,除了對余旭犧牲的惋惜之情外,有人開始進行所謂“反思”和缺乏根據的猜測。有人認為,當年讓飛行時間尚少的女飛行員加入高風險的飛行表演隊顯得草率。專家表示,在目前缺少足夠資訊的情況下,猜測事故原因,進行所謂反思太草率。相關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按照正常流程,這類事故的具體原因需要專門的調查組進行仔細勘查和分析後才能得出,包括調取地面雷達數據、飛機上的飛行數據記錄儀、語音或者視頻記錄儀資訊,詢問飛行員和目擊者等眾多工作,之後才能對結果進行判斷。現在僅根據網路上流傳的只言片語就下結論,實在是太草率,也是對犧牲飛行員的不尊重。

  對於女飛行員是否適合進行特技飛行,航空專家王亞男錶示,從目前來看,國外特技飛行表演隊中的確罕有女飛行員參與高強度的特技飛行。在女飛行員參與特技飛行問題上,美國仍比較猶豫。不過這更多是由於美國空軍中男性至上的傳統導致的。

  也有人認為,高風險表演隊設后座學員不妥,搭載兩名飛行員進行飛行表演徒增傷亡風險。不過一名熟悉飛行表演的中國專家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對雙座機參加表演也要一分為二看待。當然,雙座機一旦出現事故,確實有可能導致更多的傷亡。一般來説,雙座機后座先彈射,前座後彈射,因此后座通常有更大的生存概率。但是從此次事故來看,據稱位於后座的余旭應該有更好的逃生機會,從這一點看,其犧牲有很大的意外因素,與雙座沒有必然聯繫。另外雙座機在日常飛行訓練中可以更多地“帶飛”,更有利於新手的快速成長。即便是在表演中,多一個人也有利於觀察和判斷。今年參加珠海航展的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雨燕”飛行表演隊均有搭載兩名飛行員的雙座機參加。來華表演的英國“紅箭”飛行表演隊本身也使用雙座教練機。

  女性飛高風險科目更值得尊重

  王亞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特技飛行表演被世界公認為“在刀尖上跳舞”,即便是在日常訓練中,這些飛行員都面臨著極大風險。可以説,一般部隊在訓練時要利用科學方法規避風險,而特技飛行表演隊則是主動去挑戰風險。

  另一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強調,飛行表演絕對不是空中的一種秀。它的性質是空軍的空中儀仗隊,這在任何一個國家,尤其是大國都有,而且必須有。它是三軍儀仗隊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的空中名片,不是説有沒有必要,而是絕對有必要,是一個國家空中力量的象徵。中文叫飛行表演,但在英文中直譯過來是空中力量展示,應該説這個叫法可能更準確一些。它不是純粹的表演,一定要凸顯它的儀仗性質。

  也有專家表示,飛行表演往往是對飛機性能和飛行技能的極限展示,安全余量很小,由於各種因素影響,飛行事故也是無法絕對避免的。無論是單機表演還是多機表演,飛行表演事故發生的概率要遠遠大於日常的軍事飛行訓練。對於世界各國的著名飛行表演隊來説,嚴重的飛行事故往往如影隨形。幾乎每一個著名表演隊都有那麼一兩次慘烈的飛行事故。這些年來,“藍天使”“雷鳥”“勇士”等國外著名飛行表演隊也不乏訓練中機毀人亡的嚴重事故。例如,今年6月初,同一天內,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和海軍的“藍天使”飛行表演隊各有一架表演機墜毀,“藍天使”飛行表演隊一名隊員喪生。俄“勇士”飛行表演隊也曾多次發生飛行事故,2009年8月16日,“勇士”的2架蘇-27殲擊機(包括一架雙座機)在茹科夫斯基市進行飛行訓練時相撞墜毀,1名飛行員死亡,2人跳傘逃生。

  王亞男錶示,中國女飛行員參與特技飛行,從訓練方法到科學數據積累都沒有國外成熟經驗可以參考。從這個角度講,余旭等特技女飛行員面臨的風險的確更大,但她們的付出更有意義,更值得我們尊敬。(林納、譚福榕、劉揚)

[責任編輯:王怡然]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