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創新,是一支軍隊發展進步的靈魂。如何提高創新對戰鬥力增長的貢獻率,成為各級指揮員的一道現實考題。火箭軍著眼使命任務大力推進軍事創新,廣泛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從導彈營盤到發射陣地、從南國密林到戈壁大漠,尊重創新、崇尚創新漸成風尚。
創新的標準定在哪?創新活力從哪來?創新之果如何落地生根?從今天起,本報推出火箭軍部隊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系列新聞調查,敬請關注。
深秋探營,記者第一站來到火箭軍某導彈旅。
該旅的精彩,早已為戰略導彈部隊的史冊所記載:首次完成整營導彈發射任務,訓法戰法開創歷史先河;首次完成整旅火力突擊,率先實現手動操作向電腦控制的轉變,刷新多項紀錄……
一個組建只有十幾年的“新銳”之旅,如何成為火箭軍部隊的“精銳”力量?
答案有很多。但官兵點讚最多的,是該旅常態化開展的群眾性創新活動。
群眾性創新活動聽起來並不新鮮,但讓記者驚奇的是,這些從該旅官兵手中誕生的創新成果叫好又叫座,幾乎個個都與戰鬥力緊密相連!
奧妙何在?
“創新好不好,要看標準硬不硬。”該旅領導説:“這標準那標準,關鍵要立起戰鬥力標準,用這把尺子量長短,才會讓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其實,旅領導的話也並非首創,而是該旅歷屆黨委形成的共識。曾經,他們也走過彎路。面對資訊技術高度整合的導彈武器裝備,官兵們創新熱情都很高,可一拿起創新這把“槍”,大家卻不知將“準星”瞄向哪。
群眾性創新活動開展之初,一份份課題報告擺上旅領導案頭:有的追求“高大上”,一心想著獲大獎;有的打著追蹤潮流的幌子,瞄準的卻是“市場”;有的花了不少心思,卻只停留在“鍋碗瓢盆”上;還有的抱著交差心態東拼西湊貼標簽……
“基層官兵身處戰鬥力建設的一線,精力容不得干擾分散。創新好不好,戰場説了算!”該旅及時制訂下發《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實施意見》,立起一道“門檻”:創新必須聚焦打仗靶心,著眼破解部隊戰鬥力建設的重難點問題。
何謂重難點問題?該旅技術室高級工程師廖飛鵬向記者講起了一段創新經歷。
那年,部隊兵分多路同時執行幾項重大軍事任務,訓練彈數量不足的問題凸顯。廖飛鵬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帶著幾名技術骨幹,把床舖搬到裝備庫房,一次次測量計算,一回回推理論證,歷時半年多研發出某型倣真訓練彈和瞄準接收器。這一成果不僅實現了操作訓練全部功能,還對遠端控制、參數運算等進行了設計優化。
很快,一批自主研發的倣真訓練彈投入使用,滿足了該旅所有發射單元同步訓練的需要,發射單元作戰能力和整旅合成訓練效益大幅提升,為完成整營突擊、整旅突擊任務奠定了紮實基礎,成果被上級全面推廣。
這樣的故事,在該旅還有很多;這樣的成果,在該旅也有很多。從裝備庫房到發射陣地,從首長機關到基層班排,一批“戰”字牌創新成果成為戰鬥力倍增器——
通過技術嵌入、系統升級、引進移植等方法將數十台模擬器材“化零為整”,建成導彈武器裝備一體化模擬訓練平臺,探索出“不出營門、整旅合成”的訓練新模式。
著眼“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核心標準要求,優化導彈發射流程,使準備時間大幅縮減,部隊“箭在弦上、聞令而動”成為常態。
開展野營不間斷供電保障研究論證,提高了部隊野外生存待機和實戰能力……
長劍倚天,創新之基堅如磐石;發射架下,創新準星直指打仗。該旅軍史館,記錄著百餘次導彈發射的壯美。透過“百箭騰飛”的壯麗彈道,記者觸摸到的是該旅聚焦打仗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的強勁脈搏。
擦亮創新的“打仗招牌”
■王通化
全軍部隊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已經有些年頭了,其中孵化誕生的不少創新成果,已成為戰鬥力建設名副其實的助推器。但毋庸諱言,相比于群眾性創新成果總量的巨大“分母”,對戰鬥力提升有貢獻的“分子”仍顯得不夠匹配。
究其原因,林林總總。但很重要的一條,便是創新的“含軍量”不夠,“為戰”的成色不足。有的把創新當成“煮八寶粥”,什麼都朝裏面放;有的把創新當成一個時髦的“標簽”,拿著它到處貼;有的把創新當成“門面”,好大喜功大投入大包裝;有的創新無底線,東拼西湊、抄襲模倣;更有甚者,拿著經費,以創新為名逐個人之利……
創新好不好,標準定在哪?這是部隊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必須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因為基層官兵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等非常有限,走不起彎路,經不起折騰,更不容許無謂的浪費。從這個意義上講,火箭軍某旅這些年關於群眾性創新活動的思考、探索與實踐,在當下具有普遍參照價值。
戰鬥力標準,應當成為衡量官兵創新成果的“檢驗儀”。只有擦亮創新的“打仗招牌”,瞄準那些急需解決的重難點問題,基層部隊的很多創新成果,才能對戰鬥力真正起到助推作用。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