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肩負起民族希望的偉大壯舉(人民要論)

2016年10月13日 10:16: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原標題:肩負起民族希望的偉大壯舉(人民要論)——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80年前,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征,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譜寫了中國革命史的光輝篇章,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習近平同志強調:“這個偉大壯舉將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的史冊上。”今天,我們隆重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讓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涵養偉大的民族精神,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這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不朽豐碑

  長征是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用生命和熱血譜寫的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長征的發生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

  長征是在黨和紅軍面臨生死存亡嚴重危機的情況下發生的。1933年9月,為了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蔣介石調動百萬大軍對中央蘇區發起歷時一年的第五次“圍剿”。當時,黨內佔統治地位的“左”傾錯誤路線否定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排擠毛澤東同志對中央蘇區和紅軍的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作戰迭遭失利,從而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致使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從這個意義上説,長征是為了保存革命力量。

  但是,長征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它還承載著把國內革命戰爭轉變為抗日民族戰爭的歷史任務。長征是在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空前危機、抗日救國成為中華民族最現實最緊迫任務的情況下發生的。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掀開了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序幕;1935年日本策動華北事變,試圖把華北變成第二個偽“滿洲國”,這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奏。國難當前,蔣介石卻錯誤地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一意孤行打內戰。中國共産黨為了拯救民族危亡,為了粉碎日本滅亡中國進而吞併整個亞洲的狂妄野心,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和政治上的戰略轉變緊密聯繫起來,把紅軍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前進陣地緊密結合起來,進行了偉大的長征。從這個意義上説,長征肩負著中華民族抵禦外侮、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重任。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紅軍進行了師以上規模的戰役戰鬥120多次,紅軍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余人,擊潰國民黨軍隊數百個團,共經過14個省,還穿越了荒無人煙的草地、翻越了連綿起伏的雪山。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把瀕臨絕境的中國革命引到了勝利發展前進的嶄新道路上,其特有的偉力不但極大推動了中國革命歷史進程,而且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我們黨和人民軍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高度凝結,是後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基礎。正是在這些革命精神的教育、激勵和鼓舞下,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長征是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一次偉大創造

  從歷史發展的長河看,長征這一偉大壯舉之所以橫空出世,既與當時的時代條件緊密相關,也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緊密相關。長征是在當時的時代條件下,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軍隊憑藉無堅不摧的意志和體能所能承受的極限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一次偉大創造。

  長征是民族解放戰爭風起雲湧時代的産物。20世紀30年代是世界上以反對異族侵略壓迫、反對法西斯統治為特徵的民族解放戰爭風起雲湧的時代。民族解放戰爭的蓬勃興起與20世紀初以來一些新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對外發動殖民戰爭密切相關。到了20世紀30年代,一些屢遭侵略的民族為了避免亡國滅種,奮起抵抗,形成了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戰爭圖景。比如,在非洲,有衣索比亞抗擊義大利法西斯頭目墨索裏尼發動的侵略戰爭。意埃之戰,由於作戰雙方力量懸殊,外加以英法為首的西方大國對義大利的侵略行徑採取縱容綏靖政策,致使衣索比亞遭到失敗。在歐洲則有西班牙內戰。西班牙內戰既是西班牙人民反對國內反動保守勢力的革命戰爭,又是一場有國際力量捲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正是在民族解放戰爭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中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長征始終以抗日救國為目標,各路紅軍在長征路上高舉抗日旗幟,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這也是20世紀30年代世界進步力量與法西斯勢力較量的具體體現之一。

  長征是以大無畏革命精神追求人類最美好社會理想的産物。20世紀30年代是以實現人類最美好的社會理想為主旨的共産主義學説給人們以大無畏革命精神的時代。長征期間,紅軍將士翻越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渺無人煙的草地,外加缺糧少藥和敵軍的圍追堵截,可以説是曆盡千難萬險。在這種情況下,紅軍將士如果在思想上沒有一種無比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大無畏革命精神,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是絕無可能的。這種理想信念和大無畏革命精神,就來自共産主義學説。中國共産黨人懂得,共産主義學説要實現的是人類最美好的社會理想,為實現共産主義而奮鬥終身是每個中國共産黨人畢生的使命。一個人在精神上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撐,在克服困難時就會迸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紅軍將士在長征中之所以能排除萬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就是因為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撐,有大無畏革命精神的激勵。這種崇高理想信念還使紅軍將士深信天地間一切正義的事業是不可戰勝的。在中華民族瀕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産黨領導紅軍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實行戰略轉移、為了拯救民族危亡奮起北上抗日,這是正義的事業。對於紅軍將士來説,從事這樣的偉業又何懼之有。正因如此,長征中紅軍將士才能做到挫折面前不氣餒、強敵面前不低頭、困難面前不退卻。

  長征是中華優秀兒女勇於為國為民忘我獻身的産物。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新一代精英傳承近代中華優秀兒女勇於為國為民忘我獻身精神的時代。一個民族必須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立足於天地間。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五千年,就是因為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了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這種歷久彌新、催人奮進的中華民族精神。那些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的中華優秀兒女,儘管他們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並不一定會在自己手中實現,但他們仍然勇於為國為民忘我獻身。遠的不論,就以19世紀末20世初推翻清王朝一事為例,當時大批革命志士在那個充滿黑暗、絕望的年代裏,用飛蛾撲火般的拼死一搏尋求光明與希望。像林覺民,在廣州起義前就已給妻子留下了絕命書,其中就有“吾犧牲百死而不辭”的話語。在這些中華優秀兒女身上,都體現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長征與辛亥革命相隔只有20多年時間,中國共産黨人和紅軍將士作為當時中國新一代的精英,傳承了近代以來包括辛亥革命時期中華優秀兒女勇於為國為民忘我獻身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的傳承,激勵著紅軍將士奮不顧身、視死如歸,進行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鬥爭。

  不斷從長征中獲取啟示和教益

  歲月可以改變山河,但不朽的精神與世長存。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澱後可以看得更加清晰。今天,我們隆重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就是為了能從中獲取更多有助於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啟示和教益。長征的勝利完成實屬不易,它留給今人的啟示也非常豐富,這裡僅擇其要者列舉一二。

  長征的勝利是黨的領導的勝利,堅持黨的堅強領導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首要條件。長征在中國革命的重大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其中的決定性因素是我們黨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形成了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回顧長征整個過程,從一開始就面臨一些全局性重大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是選擇正確的戰略方向,解決往哪去的問題;其次是實施正確的軍事指揮,解決如何擺脫被動挨打的問題;再次是黨中央戰略決策必須得到堅決貫徹執行,解決如何實現全黨意志、全軍行動高度集中統一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有賴於黨中央堅強正確的領導。沒有黨中央堅強正確的領導,就不會有四渡赤水、兵臨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等英明決策,從而徹底扭轉長征初期的被動局面;就不能在重兵圍堵中適時調整戰略方向,使戰略退卻轉變為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偉大進軍;就難以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維護黨和紅軍的高度團結統一。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統一全黨意志、暢通政令軍令,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根本保證。

  長征的勝利是理想信念的勝利,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紅軍長征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在於紅軍將士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們在長征中經受了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經受了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磨煉,從黨的領袖到普通黨員和戰士,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出對黨的事業的執著信仰和不懈追求,詮釋了理想信念的偉大作用,其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震撼人的心靈、凈化人的靈魂。現在,雖然時代變了、條件變了,但我們共産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特別需要用堅定的理想信念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動,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我們需要“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境界,堅定理想信念,不為名利所惑,矢志不渝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鬥。

  (作者為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