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國防大學專家:長征 展現自我糾錯的強大力量

2016年09月12日 14:07:32  來源:中國國防報
字號:    

  任何一個旺盛的生命、任何一個強大的體系,之所以旺盛、強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具有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能夠不斷自我完善。

  長征以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開始,以三軍大會師的勝利結束,這一從失敗中奮起、堅韌不拔走向勝利的過程給我們以怎樣的啟迪?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軍事思想與軍事歷史教研室副主任李銀祥。

  記者:長征勝利已經80年了,但是,長征精神仍有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人們學習研究,這是為什麼?

  李銀祥: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長征精神是人類崇高精神的典型樣本,諸如理想信念、艱苦奮鬥、無私奉獻、英雄主義、鋼鐵般的意志等等,人們追求的、推崇的偉大精神在長征精神中都能找到,所以,長征精神能夠穿越時空,走進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二是因為長征勝利體現了我黨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任何一個旺盛的生命、任何一個強大的體系,之所以旺盛、強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具有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能夠不斷自我完善。在長征中表現出來的自我糾錯能力,凸顯了我黨強大的生命力。因此,今天我想重點談談自我糾錯問題。

  記者:你為什麼特別關注這一問題?

  李銀祥:從1921年中國共産黨誕生到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我黨在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上經歷了許多曲折、坎坷,出現了一些錯誤、失誤。在這15年裏,年輕的中國共産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糾正了一次又一次錯誤。這段歷程,對我黨我軍的發展、對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有著關鍵性作用。

  大革命失敗後,我黨糾正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和革命根據地。遵義會議是在中國共産黨與共産國際中斷聯繫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解決了我黨當時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與張國燾的鬥爭,讓每個紅軍將士認識到,黨指揮槍是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全黨團結是革命成功的基本條件,戰略方向的正確選擇是奪取勝利的重要因素。這一次又一次重大路線鬥爭和最終正確道路的確立,都體現了我們黨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

  記者:新中國成立後,我黨的自我糾錯能力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李銀祥:建設社會主義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經驗不足和認識偏差,導致“大躍進”“反右擴大化”等錯誤的發生,直至出現“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全局性、長時間嚴重錯誤。但是,我黨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發現錯誤、認識錯誤之後即進行大刀闊斧的自我糾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推行的改革開放路線,把中國引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我們今天之所以腰板硬了、力量大了,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刮骨療傷”,使身體結實有勁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倡廉,也是一次徹底的“扶正祛邪”,是融入血液、深入細胞的一場自我純潔,這一重大的自我糾錯,必然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軍隊更加健康,更加強大,更具旺盛的生命力。

  記者:這些年來,“中國崩潰論”時有耳聞,西方一些政治家和學者多次預言中國將會出現“危機”,但結果,我們越來越好了。

  李銀祥:他們為什麼預言不準?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中國共産黨的自我糾錯能力。我們黨通過不斷糾錯、不斷完善,帶領全國人民攻堅克難、奮勇前進,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戴著有色眼鏡者的預言。

  記者:請問,我們黨為什麼能夠不斷地自我糾錯,或者説自我糾錯的力量源泉是什麼?

  李銀祥:主要是3個方面。第一,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鄧小平同志曾經説過:“我們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強大的戰鬥力,因為我們有共産主義信念。”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的力量源泉是理想信念,我們自我糾正錯誤的力量源泉也是理想信念。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就難以糾正錯誤。“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中國共産黨人的胸懷寫真。

  第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黨在戰勝艱險、克服困難、贏得考驗的曲折發展歷程中,什麼時候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什麼時候就能取得巨大勝利,否則就會遭受失敗和挫折。因此有人説,中國革命史就是一部實事求是的思想史和實踐史。一次又一次的歷史經驗教訓,讓我黨一步又一步更加堅定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三,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毛澤東同志曾説:“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説得對,我們就改正。”正是因為我們黨對人民無限忠誠,所以我們願意為人民做一切事情,包括自我糾正錯誤。

  記者:你剛才談了“對人民的忠誠”問題,請問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今天的黨員應該如何理解這一問題?

  李銀祥:“對人民的忠誠”,這是前半句話,後半句話我要説的是“黨員對黨的忠誠”,如果沒有一個個黨員對黨的忠誠,我們黨作為一個整體就難以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研究這一問題時,我的心情真可以用“感慨萬分”來形容,我由衷佩服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胸懷和自糾的勇氣。長征時期,朱德、張聞天、周恩來、王稼祥……他們為什麼在路線鬥爭中堅定不移地站在毛主席這一邊,因為他們發現“還按原來那樣幹是錯誤的”,必須糾正;彭德懷、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葉劍英等紅軍將帥為什麼堅定不移地跟著毛主席走,因為他們發現毛主席的路線是正確的。忠誠于黨就要擁護黨的正確路線,大家在黨的旗幟下坦誠相見,勇敢否定錯誤路線;團結一致,主動拆除東南西北籬笆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忠誠和自糾,才有了長征的勝利、中國革命的勝利。

  記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是否需要發揚這種自我糾錯的精神?

  李銀祥:改革是自我革命,就要刀口向內,糾正不適應時代發展、不適應新的形勢任務的東西。有的人手裏拿著本本、頭腦裏裝著框框,走不出固有模式、跳不出時代局限,難以全身心地投身改革,我們要以創新理論為武器,從理論與現實的結合上引導他們解放思想、糾正認識偏差、跟上時代步伐。至於利益的羈絆,需要上下合力破除。

  改革貴在創新,需要我們具有博大胸懷、遠大視野、超常思維和赤膽忠心。因此,我們需要學習研究長征的自我糾錯精神,因為,我們在奮勇前進。前進,需要不斷地糾正偏差,需要不斷地校正航向。(貝 驍 徐晶晶)

[責任編輯:王怡然]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