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臺軍導彈“誤射”疑點重重 臺灣方面須做負責任説明

2016年07月01日 21: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6年7月1日上午8點15分,在臺灣海峽發生了一件幾十年來都不曾有過的事件:臺灣海軍的金江艦從高雄左營向臺灣海峽的大陸方向射出一枚威力較大的導彈:據稱是有“航母殺手”之稱的雄三導彈。

  導彈發射後,臺灣方面又相繼發出一系列的混亂資訊。先是説“誤射”沒有傷亡,在傳出導彈命中海域有一台灣漁船爆炸時,又説是該船變電箱爆炸,再後來又説導彈打中臺灣漁船造成一人死亡;先是説導彈有自毀的裝置,但為什麼“誤射”後卻沒有“自毀”又語焉不詳。

  臺灣媒體對臺灣軍方的種種解釋一片質疑之聲,認為匪夷所思。

  縱觀此次臺灣海軍的所謂導彈“誤射”事件,讓人感到撲朔迷離,疑點重重,似不簡單。

  首先,臺灣軍方説是一位高姓中士操作員誤操作導致的“誤射”,但據臺媒報道稱,導彈發射鑰匙由艦長保管,要發射導彈必須由艦長、副艦長、兵器長等人復述密碼,並由不同的的軍官配合操作10個程式才可以發射,怎麼可能會“誤射”?

  其次,導彈是可以隨便“誤射”的嗎?鋻於導彈具有較大的殺傷力,世界所有軍方對導彈的發射都有嚴密的程式防止出現誤射。臺灣年代電視臺新聞評論員引述業內人士的話稱,這款軍艦的雄三導彈要發射,程式十分繁複,要給發射系統通電、手動轉鑰匙到ON、設定電子參數、連接MIU主機、再連接火線、瞄準目標等多個程式,全部做完要十分鐘之久。臺灣媒體報道,20年前曾有一名臺灣海軍中士因感情問題想發射導彈進行發泄,但根本按不下去按鈕,就是防誤射系統的作用。

  第三,導彈一般都有自毀裝置,臺灣軍方在發佈會上也坦承,該款導彈是有自毀裝置,當出現緊急狀況或其偏離航線時會啟動自毀裝置,但這次“誤射”為什麼沒有啟動自毀裝置?臺軍方負責人在發佈會上卻含糊應付過去。

  第四,7月1日正好是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紀念日,正在此時臺灣向大陸方向“誤射”導彈,這也太巧了吧?

  第五,臺灣新任領導人蔡英文正好此時到境外出訪,此時正巧過境“美國”,而美國近年來叫喊要“重返亞洲”,派出艦機在我南海海域活動。而臺灣導彈“誤射”後,臺灣軍方的兩位副參謀總長,分別迅速進入戰時指揮所和應變中心。這些也是巧合嗎?還有更吊詭的是,臺灣當局的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在幾天前因臺軍士兵虐待一隻小狗引發民怨而出現在電視面前正式道歉,但導彈“誤射”事件發生後,這位臺灣軍方最高負責人卻神隱不見了。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周志偉表示,誤射飛彈挑動兩岸敏感神經。臺灣海峽的“導彈事件”也引發國際媒體關注。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臺灣海軍意外發射了一枚超音速反艦導彈,而且方向是對準了中國大陸。日本《中日新聞》則報導,臺灣海軍在檢查作業中,朝中國大陸發射了一枚導彈,……目前執政的民進黨是以“獨立”為志向,在原本兩岸已處於緊張關係的當下,有可能造成大陸反彈。

  當前,臺灣民進黨新當局上臺執政,兩岸目前沒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正處在敏感的時刻。此時發生了所謂的導彈“誤射”這樣非常嚴重的事情,臺灣方面必須要有個負責任的説法,給兩岸人民一個滿意的交待。而最重要的是,臺灣當局要如何嚴肅認真對待,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及臺海和平穩定的政治基礎問題。(台灣網 蕪同)

[責任編輯:吳彤]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