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俄"薩爾馬特"導彈將突破美反導系統"最大殺器"

2016年05月27日 15:02: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23日報道,俄羅斯新的RS-28“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彈道導彈終於要在數月內進行測試了。RS-28自2009年起開始研製,原定於2018年投入使用,現已推遲至2020年,甚至可能更晚。這種導彈據稱是史上最大的重型洲際彈道導彈,將取代現役的“撒旦”液體重型洲際導彈。

  令世人驚悚的“撒旦”:蘇聯時期超大威力液體重型導彈

  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冷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在“確保相互摧毀”戰略思想指導下,美蘇兩國將擁有完全摧毀對方的能力作為遏制戰爭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器軍備競賽。因此,美蘇部署了大量戰略導彈,同時,兩國又開始考慮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開始發展射程更遠、當量更大、分導式彈頭更多的堅固地下發射井式的導彈核武器。60年代,“民兵”彈道導彈的部署和改進使美國在核軍備競賽中佔據先機,於是蘇聯在60年代末開始發展第四代陸基核導彈R-36M,北約賦予其代號SS-18,並給它取了令人驚悚的別名“撒旦”。

  承擔R-36M設計的是蘇聯著名導彈設計機構南方設計局,當時,該設計局由蘇聯導彈“教父”弗拉基米爾費多羅維奇烏特金領導。在那個時代,蘇聯國內有人提出了“還擊—迎擊”思想,即核打擊應在來襲導彈離開敵人發射裝置但還未到達蘇聯領土之時進行。這一思想不要求對導彈發射井進行抵禦核爆炸的特別加固,從而降低了部署成本。但烏特金和其導師揚格利認為,應該從最不利的情況出發,側重報復性的“還擊”,發展抗打擊能力高的大威力洲際彈道導彈。這一思想得到了時任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的支援,為此蘇聯戰略火箭軍提出了分導式多彈頭、豎井冷發射的要求。

  R-36M被設計為攜帶分導式多彈頭或單彈頭的二級導彈,在結構佈局方面基本與SS-9類似,但採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緊湊的配置,使導彈結構重量減輕。1971年,蘇聯開始R-36M的冷發射演練。1973年2月成功進行全程飛行試驗,1975年12月R-36M正式裝備部隊。初期服役的R-36M為單彈頭,後又增加了多彈頭型和大威力單彈頭型,北約代號SS-18 MOD 1/MOD 2/MOD 3型。

  R-36M是為打擊發射井等加固目標而設計的,一開始就將大威力作為目標。在導彈設計中,注重了導彈的巨大推力,有效載荷接近9噸。巨大的推力使其可攜帶更大、更多的核彈頭,R-36M單彈頭威力甚至達到2000-2500萬噸TNT當量。其多彈頭型導彈可攜帶10個500千噸當量子彈頭。R-36M發展到IV型時,其精度已達到350米以內。R-36M具有很強的打擊硬目標的能力,被認為是良好的第一次打擊武器。此外,由於該導彈子彈頭多,可很容易飽和攻擊敵人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最終在敵人陣地上空倖存的彈頭比例較高。

  從俄羅斯的觀點來看,R-36M的誕生在客觀上減緩了世界武器競賽和武器部署的進度。實際上,R-36M的確是西方的心腹之患。經過漫長的談判和各種利益交換,美蘇終於在1991年簽署《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要求將蘇聯的R-36M削減一半,允許保留154枚。而1993年美俄初步簽署的《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I)要求俄羅斯拆除所有的陸基分導式多彈頭導彈,只能保留90個R-36M導彈發射井,並改為部署其他類型的單彈頭導彈。

  但2002年《莫斯科條約》的簽署使START II的削減計劃宣告流産。雖然R-36M逃過了國際條約這一枷鎖的束縛,但最終無法擺脫蘇聯崩潰帶來的厄運。冷戰結束後,繼承R-36M導彈的除了俄羅斯外還有哈薩克,後者于1996年9月銷毀了部署在其境內的全部104枚R-36M。此後,R-36M逐步超過服役年限,狀態日益惡化,俄羅斯不得不逐漸削減R-36M的數量。

  “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重型導彈史上的“全球之最”

  2009年底,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什瓦琴中將宣佈,俄羅斯將研製新的液體重型洲際導彈,以替換即將退役的SS-18和SS-19。隨後不久,馬克耶夫國家導彈中心、俄羅斯通用機械設計集團(禮炮設計局等組成)等單位開始新型導彈的預研工作,並參加項目競標。2011年初,該項目競標結束,馬克耶夫國家導彈中心的方案脫穎而出。同年,俄國防部副部長波波夫金錶示,俄國防部已將新型液體重型洲際導彈項目列入俄聯邦《2011-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預定於2016年完成導彈設計研製工作,2018年裝備部隊。

  根據《2011-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俄羅斯將為新型液體洲際導彈撥款770億盧布,約合16億美元。2011年4月,俄戰略火箭兵前總參謀長維克托葉欣上將曾透露,新型液體洲際導彈“薩爾馬特”將會在SS-18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改型升級,預計起飛重量略小于SS-18,但擁有更強的突防能力和投送能力,可更加有效地突破美國導彈防禦系統。

  據報道,首枚“薩爾馬特”原型導彈已製造完成,由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機械製造廠出産,所有部件均在俄聯邦境內製造,這意味著俄製造重型洲際導彈將不再依靠烏克蘭南方機械廠。根據計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進行“薩爾馬特”原型彈“井下冷發射”倣照試驗。倘若試驗取得成功,俄將批量生産使其2018年開始服役。

  “薩爾馬特”是使用液體燃料推進劑的重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北約代號SS-X-30。俄國防部副部長尤裏鮑裏索夫暗示,“薩爾馬特”導彈長度超過35米,彈頭重約10噸,發射重量達100噸,能攜帶10-15枚分導彈頭,射程趕過1.1萬千米,這意味著該導彈將攜帶多達15枚獨立瞄準的分導核彈頭。這種導彈不只對彈頭飛行軌跡進行了最優化設置,而且能讓分導彈頭從多個目標中進行識別性攻擊,性能遠超上一代R-36M液體推進洲際彈道導彈。

  一旦形成實戰能力,“薩爾馬特”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令外界疑惑的是,雖然“薩爾馬特”導彈號稱能突破所有反導系統,甚至能應對美國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但其使用液體燃料推進,需要繁瑣的維護保養,這和上世紀60年代服役的SS-18“撒旦”同屬一種類型。相對而言,俄羅斯核武庫中較新型的海基“圓錘”導彈和陸基“白楊-M”導彈、“亞爾斯”導彈均採用固體燃料。另外,“薩爾馬特”綜合利用誘餌彈、各種反制措施和高機動性彈頭等技術,突破敵方反導系統。

  有俄軍工人士分析稱,雖然使用固體燃料有利於縮小導彈體積和實現機動發射,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使用液體燃料的導彈可以獲得更強的運載能力。“薩爾馬特”導彈可搭載的分導彈頭趕過10枚,而使用固體燃料的RS-24“亞爾斯”導彈只能攜帶3枚分導彈頭。另一方面,俄羅斯已花費巨大投資構建了發射井、指揮室、存儲維護設施、通信和運輸等相關配套設施,“薩爾馬特”可直接使用這些基礎設施。

  美國推進歐洲反導系統部署令俄加速研製“薩爾馬特”導彈

  當地時間5月12日,美軍在位於羅馬尼亞德韋塞盧軍事基地部署的反導系統(ABM)正式投入運作,並隨時準備與北約在歐洲的反導系統接軌。位於波蘭的第二處反導系統隨後也開始建設,該系統預計于2018年完工。儘管美國和北約一直堅稱此類系統僅針對伊朗等所謂的“流氓國家”,而非針對俄羅斯的導彈。但是,俄羅斯方面不接受這樣的説法,俄方稱此類部署“試圖破壞歐洲的戰略平衡”。在羅馬尼亞反導系統啟動當天,俄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裏佩斯科夫表示,“我們的專家確信ABM系統的部署對俄羅斯構成顯而易見的威脅。我們正在採取措施,確保俄羅斯達到必要的安全級別。”

  自2009年北約決定建立覆蓋歐洲的反導系統以來,俄羅斯始終強烈反對,並稱該系統將嚴重危害俄戰略安全。早在小布希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就曾計劃在波蘭和捷克共和國分別部署更為強大的反彈道導彈系統,但由於遭到俄羅斯的反對而遲遲未能實施。俄羅斯表示,雖然在爆發大規模全球性核戰爭的時候,此類系統不會影響俄羅斯戰略核武器的能力,但在規模較小的衝突中,該系統將起到重要作用。

  5月10日,就在羅馬尼亞反導系統啟用之前兩天,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指揮官謝爾蓋卡拉卡耶夫稱,俄羅斯正在開發新的洲際彈道導彈,能夠穿透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卡拉卡耶夫説,配備重型導彈的RS-28“薩爾馬特”井基導彈系統的開發已接近尾聲,將於2018至2021年間開始服役。俄媒報道稱,“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將配裝YU-71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或成為自冷戰結束以來投入使用的最致命的核武器之一。該導彈可能採用“一體兩型”的設計思路,針對西歐和美國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壓縮”型用於對歐洲目標發動攻擊,採用兩級液體火箭構型,而針對美國本土的“標準”型則為三級構型,能將10噸荷載送達美國本土。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文章稱,有關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的具體消息非常少,但現有資料顯示,它將是一個龐然大物,與“撒旦”導彈類似。該雜誌強調,美國新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個頭都未必能及“薩爾馬特”,美國需要新型導彈以遏制俄羅斯。另據《原子科學家公報》披露,莫斯科目前擁有4500枚核彈頭,其中大約1780枚戰略核彈頭部署在導彈和轟炸機基地。其中,俄羅斯部署了大約311枚洲際彈道導彈,可以攜帶大約1050個核彈頭。另外700枚戰略核彈頭與大約2000枚非戰略性核彈頭一起被貯存起來。

  據悉,到2018年,俄戰略導彈部隊70%的洲際彈道導彈將實現升級和現代化。俄羅斯的現代化努力是對西方導彈防禦系統日益成熟的有力回應。到2021年,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計劃擁有同等數量的固定式和移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系統。然而,這支戰略導彈部隊最強大的未來武器便是RS-28“薩爾馬特”導彈。(謝武)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