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專家:多國受西方欺騙內部混亂崩潰 齊轉向中國

2016年01月22日 14:17:00  來源:環球軍事
字號:    

  對於習近平訪問中東三國,美國媒體尤其關注。美國《華盛頓時報》19日稱,這是一次受到“密切關注”的訪問。北京努力擴大對中東石油市場的介入,很可能將代替華盛頓成為這個動蕩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潛在外國力量。報道稱,在中東地區仍然動蕩之際,習近平訪問這一地區的目的是傳達這樣一個資訊:將中國而不是美國作為未來的夥伴是明智的。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亞太安全項目資深主任帕特裏克稱:“美國對該地區的政策目前看來完全倒置了,我們推動同伊朗達成和平的同時卻在疏遠多數朋友,中國則抓住時機填補權力真空。”“中國被視作是中立的大國,能夠降低緊張和促進發展,而美國在這個爭吵不休的地區被很多事情分心。”他還表示,鋻於全球油價處於低位,北京選擇的時機恰到好處。

  美國《星條旗報》稱,習近平將是伊朗被解除制裁後訪問該國的第一個世界大國領導人。習近平中東之行表明,在敘利亞衝突向世界“出口”暴力、地區大國因宗教派系爭吵和美國影響力下降之際,中國希望扮演更強大的角色。

  “德國之聲”20日則稱,“習近平訪問中東是在走‘平衡木’”。報道稱,由於訪問正值伊朗和沙特關係陷入緊張之際,助長了中國可能想成為潛在調和者的猜測。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萊弗裏特認為,這樣的猜測難免有些“誇張”,因為習近平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制定此次訪問的行程。在訪問中,習近平無疑會在最高層面上強調各方應該表現克制,並努力緩和雙邊的緊張局勢。但習近平出訪的主要議程是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中國不太可能成為中東外交調停者的角色。

  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教授薛慶國對《環球時報》説,阿拉伯世界“向東看”並非源於中國的“引領”,而是一種自發的趨勢。一方面,這些國家已經意識到,跟西方走有時會“上當”。西方以武力的方式將自身的民主與發展模式強加於中東國家造成了地區的混亂甚至國家的崩潰。相反,中國倡導的方式則在長遠上對中東有利,因此重視中國的聲音已成為共識。

  薛慶國説,對中東國家來説,“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成為給中東帶來和平的重要方式。“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原則是合作共用,這使得該地區一些政治上有分歧的國家可以通過共同建設輸油管道、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方面的經濟合作連結在一起,進而在政策的制定上擺脫傳統的“零和思維”,更多考慮互利共贏,這樣才能實現地區和平,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政治動蕩、貧富差距和恐怖主義等問題。

  印度拉迪夫網站稱,在促成習近平訪問中東的時機方面,一個因素毫無疑問是中東對美國普遍持有負面觀點,許多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在削弱。在埃及,2015年對美國持正面觀點的人不到10%,在該地區的其他國家,批評美國的人數遠遠超過了對美國持正面評價的人數。相比之下,中國在中東享有非常高的正面形象。報道稱,在中東的地位提升能促進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而且也能更好促使美國接受其“新型大國關係”的建議。(黃培昭 王雲松 紀雙城 青 木 任重 白雲怡)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