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大陸力推兩岸青年交往 臺當局為何“不思進取”?

2017年07月12日 13: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自2017年10月1日起,參加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政治大學教育係教授周祝瑛的評論文章指出,相對臺灣招收陸生政策的緩慢演變,大陸當局對兩岸青年交往,正加大馬力持續推動。

  評論摘編如下:

  教育部日前宣佈,自2017年10月1日起,具有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參加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這等於對臺灣半數的高中畢業生開放就讀。

  回顧2010年時大陸的大學開始接受臺灣學生以學測成績“頂標”(前12.5%)申請就讀,2011年再擴及到“前標”(前25%)。最近又宣佈臺灣學生只要學測成績達“均標”,就可申請大陸的一般大學。相對臺灣招收陸生政策的緩慢演變,大陸當局對兩岸青年交往,正加大馬力持續推動。

  大陸加深開放程度,針對臺灣青年教師的“招聘”從高等教育轉向普通中小學教學拓展,希望讓更多臺灣的流浪教師可以受惠。透過不斷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世代的交流,以爭取臺灣青年學生的認同。

  比較兩岸大學招生策略:一、大陸方面:在收費上,臺灣學生與大陸學生的收費標準一致,且設立有臺灣學生獎學金,補助招收臺灣學生的大陸高校和科研院;在保險方面,自願基礎上享受所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招生方式採學測成績、聯招考試、自主申請。就業上,放寬崗位限制和就業條件,簡化臺灣學生在陸就業手續,而且承認臺灣地區“教育”“行政”部門核準臺灣的大學學歷。

  二、臺灣方面:陸生收費標準比照私立學校,陸生不得申請臺當局提供的獎學金;陸生也尚未進入臺灣地區健保體系;招生方式採自主申請;就業上,陸生不能打工,畢業後一個月要離臺,不得留臺工作。學歷上,逐年開放承認大陸高校數量,截至2016年承認155所普通高校和191所二技院校。

  從大陸對臺招生標準的逐步放寬,與漸漸逼近臺灣少子女化的招生人數底線來看,臺灣除需守住人才外,還需有積極主動的策略,如開放招收一流的大陸高中生來臺就讀,改變原先“三限六不”的陸生政策等。在全球的人才搶戰中,臺灣必須及早改變策略,更重要的是不要讓政治綁架文教!(作者為臺灣政治大學教育係教授)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