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維護“兩岸共同家園”臺灣民眾應扮演更積極角色

2017年06月19日 09: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本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在廈門舉行的第九屆海峽論壇開幕式。在致辭中,俞正聲圍繞“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論壇主題闡述了五點意見。其中,針對兩岸深化融合發展問題,俞正聲指出,“需要兩岸同胞攜手克服困難、排除干擾”。俞正聲強調,“‘臺獨’是臺海和平穩定與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最大威脅和禍害”。俞正聲還進一步呼籲,“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一切形形色色的分裂國家、損害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徑,維護好兩岸共同家園”。

  在筆者看來,俞正聲所提的該意見,通俗地理解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切入。

  其一,兩岸深化融合發展在當下的兩岸時局中,確實遇到了諸多困難及干擾,而如何克服需要包括臺灣民眾在內的兩岸同胞共同面對並攜手合作;

  其二,臺海和平穩定與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最大威脅和禍害依舊是“臺獨”,兩岸同胞為維護根本利益及臺海和平穩定局面,需要共同遏制“臺獨”;

  其三,兩岸共同家園的維護,同樣需要兩岸同胞攜手合作,共同反制任何分裂國家及損害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徑。可以説,俞正聲從“深化融合發展”的行為主體、外在的不確定因素或變數、因應問題的措施以及階段願景和期許等方面闡述了看法,精準地把握了當下臺海的時局與現狀,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其中,臺灣同胞應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得到凸顯。

  從去年520蔡英文上臺後至今,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體現“兩岸同屬一中”,作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倒退惡化,馬英九在任時期兩岸熱絡互動的局面不復存在,兩岸逐步深化融合發展的趨勢被逆轉。

  兩岸關係的生變,致使先前兩岸的和平發展紅利難以繼續惠及廣大臺灣民眾,從而導致臺灣島內百業蕭條、民生凋敝,並逐步引發後續連鎖社會效應,臺灣各個行業産生了群體性、全島性及結構性利益受損問題等等。凡此種種,嚴重影響了臺灣基層民眾的切身利益。

  為此,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乃至恢復先前熱絡往來、密切互動的良性發展態勢,繼續推動兩岸深化融合發展,臺灣民眾不但不能缺席,而且更應發揮主體性作用,與大陸同胞一道,同心同德戮力合作共同排除各種不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障礙與干擾,從而維護兩岸民眾的共同利益。

  當下的臺灣島內,由於奉行“臺獨”黨綱的民進黨主導了臺灣當局,該黨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正動用其掌控的權力運作體系及霸據的龐大政治資源,在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下,在各種場合與議題中大搞切香腸式地“去中國化”,並從教育、思想和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建構,試圖將該黨的“臺獨”思想異化成排他性及全島性的“政治正確”,從而企圖從根本上割裂兩岸的歷史與現實聯結,將大陸形塑成兩岸互動的他者,最終為“臺獨”實踐鋪路。

  然而,民進黨當局的這種盤算與正在逐步推行的各種政治動作,無疑將使得原本互信就缺失的兩岸關係,更為雪上加霜。而民進黨為一黨之私,綠營政客為一己失利,不管是工具化還是信仰式的“臺獨”思想和行徑都將對兩岸關係注入變數和帶來威脅,並且如若時局繼續惡化至難以管控,“臺獨”將嚴重禍害兩岸關係,並造成難以估量的重大影響。其中,首當其衝、深受其害的一方無疑是臺灣民眾。鋻於此,臺灣民眾更應意識到“臺獨”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及現實禍害,積極與大陸同胞一道共同遏制任何“臺獨”行徑。

  無數事例已經充分彰顯與證明,兩岸不僅是“利益共同體”,更是“命運共同體”。任何分裂國家,損害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徑都將危及兩岸民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兩岸一家親”的情感維繫以及“兩岸共同家園”的維護,均需要包括臺灣民眾在內的全體中國人共同去呵護與踐行。(楊昆福,作者係媒體人)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