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八田與一銅像被砍頭 綠營煽動仇恨結的惡果

2017年04月19日 08: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南烏山頭水庫內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銅像,16日被發現遭人持電鋸“斷頭”。(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在臺灣的日本人銅像八田與一遭“砍頭”,綠營群情激憤,臺南市長賴清德大為震怒,要求“懲兇”。而之前,在臺灣的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石像被噴漆、“砍頭”,綠營認為是“轉型正義”。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9日發表評論説,同樣行為而有不同反應,説穿了,這些人不過是“媚日”、“反中”的心態作祟罷了。

  八田與一在日據時在臺灣興建烏山頭水庫,固然對農業有功,但稻米收割後大量運去日本,臺灣人民還是吃蕃薯。這段歷史,媚日者不是全然不知,而是由於日本是八田和“臺獨”分子“共媚”對象,所以,八田成了“英雄”。

  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來臺後對臺灣農業的貢獻,絕非八田可比,但因為蔣介石抗日、捍衛“中華民國”,所以成為該“砍頭”的敵人。

  和“二二八事件”一樣,八田與一興建水庫,不過是民進黨炒作民粹藉以獲得政權的政治籌碼罷了。稱八田與一為“英雄”,稱蔣介石是“二二八兇手”的,其實多數不知歷史真相,甚至根本不想知道真相。

  民進黨執政後,日日高喊“轉型正義”,其效果是仇恨之火在民間不斷高升,使臺灣社會更加撕裂。

  八田與一的銅像被砍事件發生在臺南市,民進黨籍市長賴清德大為震怒,要求“懲兇”,但孫中山和蔣介石銅像、石像在臺南被砍、被推倒次數更多,卻未聞賴清德有同樣表示,而且還暗助這種行為。這合乎所謂“司法正義”嗎?

  仇恨之火一旦燃起,若不作妥善處理,是會越燃越烈的,這個責任當然落在執政的民進黨身上,但看蔡當局作為,它本身就是助火之油,故而未來臺灣絕無寧日。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