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一個“苦”字 多少辛酸

2016年12月13日 07:1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票選年度代表漢字,今年選出了“苦”字。苦從何來?島內當權者不思建設一味政爭,置民生經濟於不顧,苦!民進黨不認“兩岸一中”,臺海風雲再起,相關産業陷入衰退,苦!島內民眾不分藍綠,皆被綁上“親美日、遠大陸”雲霄飛車,命途多舛,苦!

  從年初島內“大選”結果出爐,臺灣就落入了“民進黨節奏”,經濟、文化、政治的演進,從此一律只許遵循“遠中、去中、親美日、滅國民黨”的政策思路。這一思路已經讓臺灣民眾權益明顯受損,但民進黨為了一己之私,誓要撞破南墻。

  為了“遠中”,民進黨口稱“維持現狀”、嘴上常挂“善意”,卻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將前人辛苦累積的兩岸成果輕易毀棄。兩岸關係從前8年的和風細雨,變成了今天的山雨欲來。大陸赴臺遊客數量急劇下跌,島內農漁産品銷陸欲振乏力,兩岸貨貿協議徹底擱淺,都屬島內業者不該遭受的池魚之殃、無妄之災。

  還是為了“遠中”,民進黨寧願捨棄大陸這塊對臺灣來説最好、最大、最天然契合的市場,而去推行虛無縹緲的“新南向”。違背經濟規律,不顧國際現實,無視前20年臺商在東南亞折戟沉沙的教訓,一意孤行,豈能不自找苦吃?

  “遠中”之餘,民進黨還在島內各個領域“去中”:恢復“臺獨”媚日課綱,去孫中山,去鄭成功;港星成龍捐贈的青銅12獸首,都被斥為“外來文化”而遭拆除;甚至連傳統休閒項目扯鈴(空竹)都被扯成了“文化統戰”。本該寧靜祥和的寶島,為此平添多少閒氣戾氣和烏煙瘴氣?

  為抱美日大腿,民進黨一上臺就喊“哪有能耐不開放美豬”,不顧島內豬農死活和民眾健康,要進口美國瘦肉精豬肉。臺灣漁民在衝之鳥礁附近被日本抓走勒索,民進黨當局卻撤回護漁軍艦,更連個“礁”字都不敢説出口,把日本一塊不超過10平方米的礁石生生變成了有數百里專屬海域的“島”。為標榜“無核”,民進黨不顧島內缺電而力主封凍核四電廠,轉過頭卻去進口日本核災食品,自我打臉,莫此為甚。只是,放著大陸的真心不要,卻寧可去搖尾乞憐當棋子和凱子,與虎謀皮,只能自食苦果。

  臺灣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恐怕保不住1%,臺當局不去積極疏困,卻把施政重心都放在剿滅政敵上,追殺國民黨無所不用其極,令人嘆為觀止。縱觀民進黨施政,不難發現其中只有一條主線,就是政黨利益大於一切,舍此都可犧牲。只要有利於“臺獨”分裂,有利於唯我獨尊,市場可以不要,歷史可以扭曲,黑白可以顛倒,民眾觀感、民生疾苦又算老幾?(王平)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