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核災食品 民進黨縣市和臺當局唱雙簧?

2016年11月18日 15: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7日發表評論説,民進黨當局擬解除對日本福島等縣的食品進口管制,引發不少爭議。其中,其決策過程過於粗糙,在草草辦了幾場公聽會的情況下,便想要強渡關山,強行開放,引發民眾強烈不滿;有高達7成5的民眾表示反對,認為臺當局不應該在此時急著開放日本輻射食品進口。

  16日,民進黨執政13縣市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堅持4項禁止原則,將依照歐盟與美國等先進國家最嚴格的標準管制。但仔細檢視此份聯合聲明的內容,其規定與臺當局幾乎無異,讓我們不禁懷疑,民進黨地方執政縣市和臺當局在唱雙簧,意圖含混過關。

  試問,如果臺當局採最嚴格的食安標準,各縣市又何須另外發表聯合聲明,表明立場?

  由於僅4位縣市長出席,是否代表13位執政縣市長意志也受到質疑。代為發言的林佳龍表示,他代表13縣市長對外澄清,大家與“行政院”立場一致,顯然是在替“行政院”背書。

  聲明中,民進黨縣市特別強調,要以美歐標準為標竿。以美國食品及藥物署(FDA)為例,美國政府對日本輻射食品的限制,擴及14縣的特定産品,且針對有疑慮之輻射食品,隨時均可以檢視與扣押。然而,民進黨中央與地方對於日本輻射食品管制範圍僅限于5縣,如要依照美國的標準,其他9個縣的食品是否也應比照辦理?

  另就歐盟而言,今年初歐盟雖鬆綁對日本輻射食品的管制,但仍須附上嚴格的輻射檢驗證明,始得通關。不過,根據2015年歐盟發表的貿易數據顯示,日本農産品輸入歐盟金額為2.38億歐元,比例僅佔其全年農産品進口0.2%,比例相當低。因此即使不幸發現有輻射食品,也影響不大。

  過去臺灣發生一連串的食安風暴,顯示臺當局對於食品原料安全的控管,出了很大的問題,至今仍未改善。更何況在臺當局邊境稽查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做到食品安全保證?臺當局又如何能確保,從日本所謂安全縣市進口的食品中,不會摻雜有福島等5縣境內受輻射污染的原料?另外,食品標簽偽造的問題如何解決?臺灣是否對於日本的要求照單全收?臺當局的檢驗機制與標準又在哪?

  民進黨當局至今仍未對民眾説明清楚,只見從臺當局到地方縣市急吼吼地要強行渡關,不知道蔡當局為何對日本要如此卑躬屈膝!

  如果民進黨在食安問題上,要採用最嚴格的標準,不妨參考中國大陸與韓國的標準。過去,臺灣常常笑中國大陸食安問題嚴重,如今民進黨當局對於食安的要求卻遠不及中國大陸,豈不自打嘴巴?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