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蔡英文應吸取柯文哲的教訓

2016年09月19日 14: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曾在5月25日層發表社論《蔡英文給柯文哲的當頭棒喝》,引用蔡英文就職演説談話提醒柯文哲要以“解決問題”為務,尤其大巨蛋體育館工程必須儘速解決,不能以為政治魅力可以無限揮霍。但柯文哲無動於衷,繼續硬拗,最近其縣市長排名已跌到全臺倒數第二。該報9月19日發表社論説,我們則要藉柯文哲失敗的例子反諫蔡英文:錯誤的政策要趁早修正,勿以為人民的耐性沒有底線。

  文章摘編如下:

  社論説,如果説柯文哲是因為大巨蛋的懸宕被人民看破手腳,那麼,蔡英文最大的罩門恐怕就在兩岸關係。根據《聯合報》19日發表的兩岸關係年度調查,不少民眾認為一年來兩岸官方互動低迷,“外交”、軍事上則轉趨競爭,人們更擔心“九二共識”爭議將導致兩岸關係生變。蔡當局上任才4個月,但民眾變得憂心,正是因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引發的一連串反應所致。

  新當局上任後的兩岸關係變化,可分成幾個層次觀察。第一,在官方互動上,兩岸海協、海基兩會的熱線中斷,甚至連間接的溝通管道都已阻塞。第二,在民間交流上,陸客團及自由行觀光大幅減少,學術和文化交流也趨淡,陸生驟減甚至影響到若干大學開班。第三,在經貿層面: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負成長12.7%,進口負成長6.5%,雙雙衰退;《服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仍卡關“立法院”,貨貿談判則陷停擺。第四,軍事“外交”層面:臺灣飛彈誤射事件引起緊張,幸對岸無過激反應;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能否成行也是觀察重點。

  對於這些惡化趨勢,蔡當局似乎認為仍在可控制範圍,並無作出調整之意。日前海基會董事長的任命,蔡英文指派深綠的田弘茂出任,擺明脫棄白手套角色,並非一個友善的姿態。其後,田弘茂在通知對岸的函電中,刻意跳過“九二共識”,並在與臺商中秋聯誼時用“那四個字”為代名詞,以回避提及“九二共識”。這些,與其説是田弘茂個人行為,不如説是受命而為,都在討好“獨”派而激怒對岸。

  蔡英文若無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可能使她陷入如柯文哲處理大巨蛋的政治泥沼。原因是:在兩人上任初期,挾著剛當選的高人氣,打大巨蛋體育館工程或拒絕“九二共識”,表面看來都具有改革、打弊的正當性,因此不難贏得民意支援。但隨著時間推移,當政策轉向的效應顯現,人們若無法看到新政策帶來的好處,反而要承受其害,民眾的態度就會改變,收回原先的支援。最後,如果人們發現所謂的“改革”,只是為滿足執政者個人的政治目的,卻無法提供民眾福祉,民意即可能一夕翻盤。

  以目前的情況看,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結果,壓力僅集中在專收陸客團的觀光業者,以及若干兩岸農漁契作業者身上,一般民眾的感受或許還不十分強烈;因此,蔡當局暫時還有硬撐的空間和時間。然而,當時日一久,一旦觀光、經濟的衝擊擴散,而其他施政不見成效,臺灣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又動遭掣肘,民眾必然回頭質疑蔡英文的領導能力,批評她無法把臺灣帶到更好的方向。到那個時候,蔡英文再要轉彎,恐怕就為時晚矣。

  更別忘了,以柯文哲之擅長民粹表演,其支援度慘跌到今天的3成許,至少歷經20個月的起伏轉折。然而,蔡英文的民調來到死亡交叉,卻僅僅花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即呈現跳崖式下墜。這顯示,民眾的耐性愈來愈小,對政治人物的期待愈來愈低,蔡英文不可不謹慎以對。

  蔡英文當然可以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然而,她要帶領臺灣在一個不可回避的強權身邊保持發展于不墜,恐怕需要更多智慧,而不是叫人民打起勇氣、勒緊腰帶即可成事。至少,她口口聲聲要“維持現狀”的承諾,眼看著就要跳票了。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