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要面子還是要裏子?蔡當局兩岸政策的難關

2016年09月12日 15: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10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臺當局“政務委員”在臉書上貼文“陸客是我們最需要交的朋友”,給自己的大小老闆打臉,也引來“行政院”發言人的護主心切。葉落知秋,歷經下臺到再上臺的8年,兩岸經濟形勢之明顯翻轉,綠營國際、主權論述之徹底落空,乃至其內部雜音沓起、外部困難重重,都可以從這篇貼文裏,嗅到執政百日後,一種憂心不安的氛圍,正在潛藏發酵中。

  文章直言,如何掙得面子和裏子,已是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的嚴重難關。

  文章指出,從蔡英文選上臺灣地區領導人,到現在大半年,新當局的大陸工作,漏洞實在太多,以致處處被動挨打。從南海爭議到雄三誤射,管不好主權還管不好飛彈;從燒車意外到陸客不來,管不好人命更管不好經濟。但綠營上上下下,似乎都只有抄襲當年“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反共成語,而未見若何放下“面子”,爭取“裏子”的努力或表示。於是“陸客交友論”就變成“國王沒穿衣服”一樣難堪的真心話了。

  文章説,從“面子”來看,由於“臺獨”的神主牌,“降尊紆貴”以求和解,對於任何綠營政治人物,自然都變成極度敏感的尊嚴問題,譴責任何行業“依賴”大陸的“原罪”與“天譴”。於是無奈地,勒緊褲帶的農漁民或旅遊業者,為了不被揶揄或責難,只好默默將生計擺一邊,接受這些神主牌所帶來的宿命。

  文章表示,“面子”重要,“裏子”當然輸掉。計無可施之下,蔡英文只好重彈八九年前,陳水扁炒作過的“南進”政策,或是以自立自強為基調的“島內旅遊”等等。但舊政策必有舊問題,否則也不必等到今天,還在炒冷飯。其兩岸政策,便無異走夜路吹口哨,給自己壯膽;也可説是僵局底下,自己在唬弄自己。要知道,兩岸貿易對今天臺灣經濟,有其長期規劃的急迫性。葉落知秋,難道我們要坐以待斃嗎?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