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道歉還要美化日本侵略史?

2016年08月03日 07: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臺北向島內少數民族(原住民)道歉。臺灣多個少數民族團體並不買帳,紛紛批評蔡英文作秀,指她根本不了解部落的真實狀況和需求。道歉言辭中,她對“日本統治時期”對原住民的種種侵略行為的描述最為友善,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竟以“全面而深入”來美化當年日本侵略者殘害原住民的史實,如何對得起為抗日而英勇犧牲的原住民先烈?蔡英文應該為其皇民史觀再次向原住民道歉。

  評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臺北向島內少數民族(原住民)道歉。她説,對於過去四百年來,原住民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她代表臺當局表示歉意。“向原住民道歉”是蔡英文競選的政綱之一。如今她“兌現”選舉承諾,但臺灣多個少數民族團體並不買帳,紛紛批評蔡英文作秀,指她根本不了解部落的真實狀況和需求。島內輿論指出,推動族群和解固然是好事,但過去由於民進黨一再阻撓,致使攸關原住民權益的“自治法”及“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無法在“立法院”通過,現在民進黨上臺了卻説要維護原住民權益,真是換了位置就換腦袋。

  臺灣原住民族人口約54萬人,佔臺灣總人口約2.3%。目前獲臺灣方面認定的部族共16個,主要分佈于臺灣本島山區、東部地區及蘭嶼,依設籍地及其直系血親又可區分為“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在政治立場方面,原住民多年來被視為國民黨的鐵票倉。今年大選國民黨即使選情低迷,不僅失去政權,也掉丟“立法院”第一大黨的位置,但六席原住民“立委”,國民黨人士仍佔四席。這與國民黨長期在原住民地區深耕地方服務、建立起綿密的資源網及人脈分不開。民進黨當然也想打破原住民這塊“藍色鐵板”,公開道歉便是拉攏原住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之未來4年民進黨擁有豐富的政治資源,對原住民確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但如果民進黨當局未能切實改善原住民福利,恐將適得其反,加深其在原住民心中的負面形象。

  蔡英文説向原住民道歉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臺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此言顯示蔡英文視臺灣為“獨立國家”,而國民黨則是“侵佔臺灣的其中一個外來政權”。蔡英文還説“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從蔡英文對“各個政權”的用詞遣句,不難發現,她對“日本統治時期”最為友善,竟稱“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相較之下,“荷蘭及鄭成功”對原住民是“屠殺”、“清朝”則發生“流血衝突”。這種偏頗的史觀根本就是對原住民的嚴重傷害。

  種種史實證明,當年日本殖民者對臺灣原住民的鎮壓手段相當殘忍。據日本殖民機構臺灣總督府公佈資料顯示,1895年至1920年共討伐生蕃(住在山區的原住民)138次,殺死7080人。在日本侵佔臺灣期間,共發動了160多次所謂的“剿蕃戰役”,對原住民實施“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原住民族部落遭逢了近乎滅絕的打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兵力不足,強徵原住民青年入伍,到南洋前線去充當炮灰。蔡英文竟以“全面而深入”來美化當年日本侵略者殘害原住民的史實,如何對得起為抗日而英勇犧牲的原住民先烈?蔡英文應該為其皇民史觀再次向原住民道歉。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