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當局的南海政策在哪

2016年07月22日 07: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2日發表評論説,南海仲裁結果出爐至今,已超過一旬,臺灣島內儘管輿論沸沸湯湯,卻始終呈現上冷下熱、朝冷野熱、官冷民熱的狀況。如此“虛熱”的現象,大致透露出綠營當局無能自主的事實。也就是內怯清議、外懼美日,對內不敢講軟話,對外不敢講硬話,最後乾脆少講話、不講話。難道真應了選前“空心蔡”的箴言,這個當局根本拿不出南海政策來嗎?

  所謂“政策”,就是當局行動的一條準繩。或許是幾項底線,踩到了我就講硬話;或許是幾個理想,遇著了我就畫大餅。總之,我“演”故我在,有劇本才能上舞臺,有動作才會扮主角。如果噤口不語、輕輕捐棄,角色將真的會被邊緣化,領土主權恐怕難逃“煮青蛙”。更何況,沒有準繩,朝野行動無所適從,將在內部製造猜疑:這個當局有沒有能力?能不能自主?轉而變成統治威信的一種考驗。

  臺灣在南海先佔先贏,跟那些“礁”比起來,早半個世紀已取得“大片”土地,擁有一席發言之地。對於爭取“能見度”念茲在茲的綠營當局,豈非一大良機,即使不能為東道主,至少也該地盡其利、“島”盡其用,在南海議題上,借力使力,伸張主權。殊不料一旬以來,寂然無聲、左支右絀,完全看不出上任三把火的“新”氣象。

  理由無它,綠營談“主權”、談“國格”,都是選擇性的。不僅“逢中必反”,不肯申明“憲法”所定的“曲形線”;而且“逢馬必反”,對於前任當局所曾表達的政策,棄之如敝屣;更且“逢K必反”,只要國民黨所提呼籲,一概視為敵意。所以“傳統疆域”容許縮水、“國家尊嚴”因人而異;當不當選,先去美、日拜碼頭,還斤斤計較人家的“禮遇”規格。如此心態,既不能軟,又不敢硬,真話、大話統統出不了口,政策何由而來呢?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