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王金平須在“立委”與海基會間二選一

2016年06月24日 08: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關於海基會董事長人選的各種傳聞甚囂塵上,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俗話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王金平想借出任海基會董事長在政治上尋求“第二春”,但又想保住“立委”職位,恐怕難以如願。海基會是民間組織,海基會董事長人選不宜兼任公職或民意代表。因此,王金平須在“立委”與海基會董事長之間二選一。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當局上臺已一個多月,但海基會董事長的人選遲遲未能確定,各種傳聞滿天飛,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及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均成為傳聞的主角。而三人中只有王金平日前首度證實,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曾派人徵詢他接掌海基會的意願。此消息一齣,國民黨內部反應強烈,“立法院”黨團表示,王金平如果答應蔡英文的要求,則必須辭去“立委”職務。俗話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王金平想借出任海基會董事長在政治上尋求“第二春”,但又想保住“立委”職位,恐怕難以如願。

  臺灣海基會雖然屬於民間組織,但一直是臺灣方面與大陸方面溝通、協商的重要橋樑和渠道,其對口單位是大陸海協會。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臺灣方面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後,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但也衍生出諸多問題和糾紛,因此于九十年代初期臺灣成立海基會、大陸成立海協會以解決和協商兩岸交往出現的問題。2000年民進黨上臺後叫囂“一邊一國”,導致兩會協商暫停,直至2008年5月國民黨再次執政,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改善兩岸關係,使兩會得以恢復中斷九年的事務性協商,簽署了直航、赴臺遊、ECFA、司法互助、食品安全、地震與氣象合作等23項協商,給兩岸民眾帶來便利和實惠。

  兩會的作用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島內海基會董事長一職對於有志在兩岸關係領域開拓事業的政治人物而言頗具吸引力,尤其對於王金平這老一代政治人物,在臺灣政壇世代交替的浪潮之下已難再攀高峰,於是轉戰“半官方”性質的海基會,以保存政治實力和聲望。王金平早在2008年國民黨重奪政權後就提出要在“立法院”設置兩岸監督小組,使“立法院”可參與兩岸協商事務,但時任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認為此舉恐混淆行政、立法分權原則而予以反對。如今蔡英文把王金平列為海基會董事長人選,正中王金平下懷。

  然而,王金平的兩岸主張備受外界質疑。他對“九二共識”的説法有時清楚,有時模糊。最具爭議的是,他在“太陽花學運”期間與反服貿人士達成協定:訂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後再審查服貿協議,不僅導致服貿無法生效,也給日後兩岸簽署協議製造障礙。其實,王金平自己也有顧慮,擔心一旦沒有了“立委”職務這個“保護傘”,恐會遭到黨內司法清算。島內法律規定,“參議員除現行犯及關於內亂外患之犯罪外,在會期中非得參議院(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此外,海基會是民間組織,海基會董事長人選不宜兼任公職或民意代表。因此,王金平須在“立委”與海基會董事長之間二選一。

  雖然海基會董事長人選傳出多人,但兩會協商的關鍵不在於人事安排,而是必須建基於“九二共識”。民進黨當局迄今迴避“九二共識”,勢必導致兩會協商中斷,即使神仙下凡也無濟於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