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當局何以“進退失據”?話説太滿!

2016年06月07日 08: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觀諸民進黨新當局上任後的發展,種種都讓新當局面臨進退失據的窘境。社評分析原因指出,因過去在競選期間把話講得太滿,再加上特定媒體的推波助瀾,讓新當局成員誤以認可以做得很好,不過事實顯非如此。未來若要施政順遂,就要誠實面對與解決問題,否則施政“進退失據”窘境,將層出不窮。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新當局于520正式上路後,曾有黨籍“立委”表示“蔡上任8天勝過馬跑8年”。然而近期發展,桃園機場淹水導致機場內外秩序大亂,影響三萬人的行程;要重新啟用核一廠的發電機組以因應夏季用電高峰來臨,嚴重挑戰“2025年廢核”的規劃等,凡此都讓新當局的施政面臨進退不得的處境。

  一連串的施政考驗,黨籍人士還敢誇口“上任幾天勝過跑幾年”嗎?為何會發生此種上臺前及上臺之初自信滿滿,遇到考驗就被打回原形的窘境?很明顯是因為過去不當家,或很久以前當過家已忘記,所以不知道當家難,等到真正當家後才知道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只是老百姓誤以為民進黨可以説到做到,殊不知説與做中有很長一段差距。

  桃園機場淹水所引發的機場內外秩序失序,更可以看到新當局的應變不及格。機場淹水固然是受到短時間降下暴雨,以及機場工程排水設計不良的影響,但是桃機停電所需之緊急備援電力、桃機聯外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大塞車的交通指揮或管制、旅客受困海關外需要調配人力支援等等,若無當局協助,恐非桃機公司能夠獨立完成。

  固然有部分人士,將桃園機場淹水歸咎於國民黨當局當初督導機場工程不力,留下爛攤子。不過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卻也指出,這次的大水可以看作是給新當局的尖銳提醒,機場背後有更多看不見的關鍵細節,像是行李的輸送、停車場的設計以及通關的便捷,更應該重視。人員與車輛在機場淹水後的輸運,難道不是新當局該應變處理的嗎?若全部推給前任,試問換黨執政的意義為何?

  至於擔心夏季用電高峰來臨時備載電力不足,“行政院”宣佈考慮重新啟用核一廠的發電機組。此議一齣,不僅同為綠營的“時代力量”表態反對,更有環保團體表示要告“行政院長”。儘管新任“經濟部長”仍然堅持“2025年廢核”的目標不變,但是瞭解臺灣能源結構的專家都明白,臺灣在無任何外部電力奧援情況下,要乙太陽能、風力、生質柴油發電來取代核能發電,難度甚高。

  更何況要乙太陽能、風力、生質柴油作為替代電源,所投入建設新能源發電機組的經費,勢必會導致電費大漲。一旦電費大漲,一般民眾會欣然接受嗎?若是不接受,且不想發生分區輪流供電的情況,重啟核能發電勢必不能排除,這就是日本正在做的事,新當局還要把“2025年廢核”當成“神主牌”來拜嗎?

  新當局上任以來的施政之所以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係因過去在競選期間把話講得太滿,再加上特定媒體的推波助瀾,讓新當局成員誤以認可以做得很好,不過事實顯非如此。未來若要施政順遂,就要誠實面對與解決問題,否則施政“進退失據”窘境,將層出不窮。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