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脫中”換來美豬只是開始

2016年04月28日 09: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準“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日前接受媒體專訪,透露開放進口含瘦肉精美豬的大方向,甚而表明“哪有能耐不開放”,2年前曾揚言誓死抵抗美豬的綠營如今換位子換腦袋受到抨擊。香港中評社日前對此發表評論説,此一結果其實並不意外,民進黨要走“脫中”政策,勢必要向美國繳保護費,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美豬只是其一,民進黨“沒有能耐不開放”是一句實在話。只是讓臺灣人聽起來很不堪。

  這幾天,很多社群網站都貼出2013年3月民進黨雲林縣黨部召開記者會的新聞報道,由於雲林是養豬大縣,開放美豬重創豬農,縣黨部主委公開在記者會嗆聲“美豬若開放,一定要求馬英九下臺。”言猶在耳,現在要開放的是蔡當局而不是馬當局。民進黨中央4月22日提出四項原則,並未否認要開放美豬。

  臺灣的肉食以豬肉佔大宗,養豬是重要産業,且臺灣有食用內臟習慣,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對民眾健康很不利。對此,“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已對外表示,臺當局應該要堅持,頂住壓力,不能拿2300萬民眾健康換企業、經濟成長,如臺當局真要執意開放,不排除發動大規模抗議。

  民進黨日前提出美豬四原則,所謂食安管理,包括標示來源、建立生産履歷與食品分級機制等等,都不可能落實,臺灣已開放的美國雞肉就是最明顯例子。美雞一般菜市場多沒賣,都賣給伙食團、食品加工、小餐館、夜市去了。如果開放美豬必也是如此,一般家庭不會買,日常外食吃的多是便宜的美豬,根本無從分辨,所謂標示來源是唬弄的。

  美豬開放與否連結到臺灣整體對外政策。馬當局任內雖也大力爭取TPP,要求美國軍售,但也同時與大陸密切交流,即所謂的“親美、友日、和中”,美國對臺壓力沒那麼大。美豬是美國向臺灣索取的TPP入場券,馬當局之所以能擋到現在,除了TPP談判還沒有到最後關鍵,主要是臺灣同時也在爭取進入大陸主導的RCEP、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大陸主導的RCEP對臺灣門檻較低,陸方也會讓利;美國在戰略上若要把臺灣拉進其體系,價碼不能開得太高。

  換言之,馬當局是把手上的雞蛋分別放在二個籃子裏,要“脫中”的民進黨則是把所有雞蛋集中在一個籃子裏,美國見此情勢,不予取予求才怪。

  含瘦肉精美豬扣關,臺灣本是可以有談判籌碼的,況且TPP因美國大選的兩位主要候選人希拉裏和特朗普都反對,最後能不能成還是未知數;如果臺灣急著放行瘦肉精美豬,最後TPP卻落空,豈不虧大?不過,民進黨目前著眼的顯然不是經貿,而是要引美國力量來抵抗中國,520前寄望美國居中斡旋,520後一旦大陸對民進黨施以制裁,也希望美國伸出援手。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執政之後極可能很快就宣佈放行瘦肉精美豬了。

  另個觀察點,養豬是美國若干農業州重要産業,美國國會議員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奔走促成臺灣早日放行美豬,而民進黨也需要這些美國國會議員幫忙遊説行政部門加大“友臺”力度。

  其實不止是美豬,日本最近也大力遊説臺灣解禁福島核災地區的農産品輸臺,相關日本官員已陸續拜會過重量級民進黨地方首長。3月初福島縣農林水産部官員還率團來臺辦促銷活動,根據其資料顯示,在福島核災發生之前,臺灣與香港分別是福島農産品出口的第一、第二名;以福島縣水蜜桃為例,每年約出口70公噸到臺灣,但目前除了酒類以外,其他生鮮、加工食品都不能進口到臺灣。民進黨當局若為了“臺日關係”升級讓日本賣不出去的核災地區農産品傾銷臺灣,也不意外。

  民進黨鐵心“脫中”,必須付出代價,而且是很高的代價。現在只是開始。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