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中國國民黨重新再起的開始

2016年03月14日 09: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3日發表評論説,中國國民黨在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的逝世紀念日,舉行國民黨黨主席補選的第一場政見發表會,格外具有意義。在這個日子,4位國民黨黨主席參選人和國民黨黨員,以及關心國民黨發展的人,一同參與了國民黨重新再起的開始。

  4位參選人的背景、從政歷練與理念,雖不盡相同;政見發表會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到火花飛散的言語和場景,但是相信每位參選人的基本價值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國民黨一定要重新再站起來、重新發揮戰力。

  在這政見發表會上,按抽籤號碼,4 位參選人都暢所欲言,提出自己革新國民黨的政見。例如,洪秀柱認為,關於國民黨黨産的問題,要請公正第三人組成清查小組,清理之後,若有不當黨産,就交由臺當局處理,但若是沒有涉及不法的部份,國民黨也應該捍衛自己的清白及黨工權益;目前的代理主席黃敏惠強調自己出身南臺灣的行政經驗;李新痛陳,國民黨經歷了兩次選舉大敗,如果不思檢討,以後將很難再站起來;陳學聖提出了國民黨的轉型三支箭,一是重新省思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二是調整國民黨的兩岸關係;三是重新建立自己的本土價值。

  這4位參選人的政見,無論針對的是政黨定位、黨務革新、黨産處理,或是個人的政治歷練,都可看對國民黨擁有澎湃的情感與使命感。未來無論是誰當選黨主席,都期盼當選人能夠成為國民黨凝聚共識、連結情感、集合智慧、攜手合作的核心,因為國民黨實在沒有分裂或者互相攻詰的本錢。

  或許有人期待國民黨能像民進黨,在競選時互相砍殺的刀刀見骨,然而,只要一旦勝負確定,則總是能夠團結一致、鞏固權力。姑不論民進黨近日黨內意見紛陳的情況,是否可以確定民進黨已團結在“英派”之下,即使蔡英文確實已擁有“號令黨員,誰敢不從”的權力與威嚴,相信這樣的一言堂式領導,不是力求革新的國民黨所想要追求與仿傚的典範。更何況,每個政黨都有每個政黨不同的性格,就像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一樣,他人成功的模式,國民黨不見得可以複製。

  國民黨很少出現像這回有4位黨內精英一同角逐黨主席的盛況,説明即使國民黨目前處境艱困、甚至看來有些前途茫茫,仍有多位對國民黨的未來懷抱信心與理想的人,透過公開的辯論會,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也出現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熱鬧景況。俗話説:“不怕慢,只怕站”,改革務實不必心急,但一定要展開行動。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