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李登輝提“兩國論” 降低蔡英文迴旋空間

2016年02月24日 08: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24日社評指出,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新出版的《余生》一書,攪動了臺灣政治一池春水。嚴格來説,這本“新書”一點都不新,2014年就已經在日本出版,現在只是翻譯後上架,書中被各界廣泛批評的“釣魚島屬於日本”與“兩國論”,更是老調重彈。老調卻引起騷動,因為李登輝擺明要對蔡英文下指導棋。

  對李登輝的“釣魚島屬日”説,蔡英文自知不能有模糊空間,必須明確打臉,因而立刻清楚回應“釣魚島是屬於臺灣的”,給李登輝釘下一根歷史的鐵釘。幾個被李登輝點名的民進黨政治人物把話得更明、更嗆。

  例如李登輝説前“行政院長”遊錫堃把釣魚島列入宜蘭縣頭城鎮管轄,“再也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遊錫堃澄清,釣魚島隸屬宜蘭頭城,是1973年辦理,而非在他“行政院長”任內。除指出李登輝所述有誤外,更嘲諷的回應道:“我最早知道‘釣魚臺是中華民國領土’是聽李登輝先生説的”,挑明反批李登輝的昨是今非。

  給李登輝釘釘子的還不只有蔡英文與民進黨,還有許多漁民。李登輝似乎忘了,沒有對釣魚島主權的堅持,就沒有捍衛釣魚島漁權的法理基礎。這是為什麼蘇澳漁民痛批李登輝是“日本走狗”的原因,因為,如果李登輝對於釣魚島“喪權辱國”的主張成立,則漁權也將不保,直接衝擊的就是在海濤上辛苦搏生的討海人,他們能不氣憤嗎?

  甚至,連李登輝在《余生》一書中,都給了自己一根釘子。李登輝盛讚馬當局在2013年與日本簽成的《臺日漁業協議》,他説:“這對一心期盼能為臺灣漁民早日簽訂協議的我來説,真是可喜可賀之事,真可謂讓人大聲稱快的歷史性壯舉。”但如果馬英九和李登輝一樣主張釣魚島是日本的,臺灣還有什麼資格與立場去和日本談判漁權,《臺日漁業協議》?

  但在“兩國論”的部分,蔡英文就顯得尷尬。競選期間她已經對臺灣民眾、國際社會及中國大陸做出承諾,要堅持現行“憲政”體制。“憲政”體制下的兩岸關係是“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並非國與國關係。何況蔡英文深知,在野時喊喊“一邊一國”就罷了,如果執政時還繼續搞兩國,必然招來地動山搖的嚴重後果,不僅不可行、不可能,更是政治自毀、經濟自毀的愚行。這也是為什麼,民進黨在太陽花學運時高舉“兩國論”,喊得如雷震天,贏得政權後就必須轉彎。在政治現實與臺灣利益大局考量下,沒有不放棄兩個國家的空間。

  李登輝卻選在民進黨準備大船轉彎的時候,再掀起“兩國”之浪。依據《余生》一書説法,“臺灣已發展出‘臺灣中華民國’意識”,“中華民國”現狀是第二共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是兩個國家。李登輝並期盼未來能夠“修憲”,徹底實現兩岸“一邊一國”目標。

  兩岸政策一向模糊的蔡英文,面對《余生》這一部分的論述,就不像在面對“釣魚島是日本的”説法時一樣強力回擊,媒體緊迫盯人要求她回應李登輝“兩國關係”論述時,一概顧左右而言它。

  當然,一方面蔡英文是李登輝時代“兩國論”起草人,少了反駁的正當性,二方面,她所謂“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已含有未來可以“修憲”之意,可能與李登輝的論述若合符節,蔡英文難以回應。

  在政治現實上,蔡英文必須主導民進黨放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兩國版本,才能讓兩岸交流互動關係繼續維繫。放棄兩國版本對蔡英文是極大的政治風險,一方面必須面對“獨”派的壓力,另一方面藍營,尤其大陸未必信任。此時最佳策略就是模糊、模糊、再模糊,李登輝卻再度提出兩岸“國與國關係”論述,把模糊變清晰,壓縮各自表述的可能空間。對此,蔡英文不能沉默以對,否則會讓自己慢慢退到墻角,失去迴旋空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