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香港旺角暴亂 反對派發力毀一國兩制

2016年02月18日 09: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8日社評指出,農曆新年發生在旺角的暴亂,令長期以法治自傲的香港社會,大為震驚。可以説,反對派為了徹底破壞“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基礎,已經雙劍齊發,分別刺入“繁榮”與“穩定”兩個目標。

  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不僅代表著國家意志的實現,也代表著政治理念的較量。這種較量並不僅僅是意識形態上的,也通過具體的社會狀態展示勝負。歸結到一般民眾的感悟,就高度濃縮在香港的盛衰之中。

  香港的盛衰,攸關每一個港人的實際利益;港人對於“一國兩制”最為實際的期待,也無過於香港在回歸之後能夠“長期保持繁榮穩定”。顯然,對於力圖破壞“一國兩制”的激進反對派及其背後的境外政治勢力而言,只要讓香港無法實現“繁榮穩定”,就可以在很多港人心中否定“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繁榮穩定”這個詞,對多數港人來説屬於耳熟能詳。但是,多數人並沒有仔細推敲這個詞的內在關聯。如果把“繁榮”和“穩定”分開對照,就更能夠理解“繁榮穩定”的重要意義,也更容易理解激進反對派包括相關政黨與境外勢力,為甚麼總是在香港製造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嚴重損害香港利益的事端。

  可以説,“繁榮”與“穩定”二者之間,具有互為因果的關係。

  一方面,沒有“繁榮”,難以實現“穩定”。回歸之前,港人長期接受港英政府歧視性高壓殖民統治,塑造了相當一批高度重視經濟成就、並對自己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光環深以為傲的港人。這個群體對政治複雜性比較魯鈍,但是對經濟挫敗感比較敏銳。因此,保持香港經濟在回歸之後能夠長期“繁榮”,對於回歸之後香港社會實現“穩定”運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沒有“穩定”,也難以實現“繁榮”。對於一個商業大都市來説,穩定、安全、守法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外來資金、賺取八方利益的重要基礎。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商業大都市,曾經長期被譽為“購物天堂”,與安定的社會、友善的民眾、有效的法治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保證社會的“穩定”,對於回歸之後香港經濟繼續保持“繁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果從這種互為因果的內在關聯推演,就知道自從中國政府宣佈“一國兩制”已經在香港成功實踐之後,那些不希望“一國兩制”獲得成功的激進反對派、某些政黨,包括其背後的境外反華政治勢力,為什麼會不顧香港的主流民意,違反政黨生存原則,製造很多嚴重損害香港利益的事端。

  首先,激進反對派已經實現了對香港經濟“繁榮”的嚴重破壞。香港早年在特殊歷史時期形成的一些競爭優勢、支柱産業,在現今的國際營商環境中已經式微,亟需適應環境變化培育新的支柱産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而其中,背靠中國內地並分享內地的發展紅利,搭上內地經濟發展的順風車,是最為可靠的途徑。但是,對香港培育支柱産業、促進經濟發展極為重要的大型基建,受到了激進反對派、相關政黨的惡意阻撓。無論高鐵香港段還是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都因為某些政黨、團體的惡意介入,不僅造成工期的嚴重拖延,還直接造成工程費用的鉅額上升;不僅嚴重浪費香港納稅人的資財,更令香港可能錯失培植競爭優勢的最佳時機,甚至因為錯過時機而無法培育相關支柱産業。而作為曾經的“購物天堂”,竟然有組織、有規模地針對內地遊客進行辱罵、恐嚇、攻擊,直接給香港旅遊業及其相關産業帶來寒冬,給幾十萬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造成威脅。

  香港的主流民意,對於那種破壞香港經濟“繁榮”的政黨、政客,必定是非常反感的。如果這種政黨、政客是真正“紮根”香港的,這種以破壞香港經濟為目的的行為,無疑等於“自殺”。可是,這些政黨、政客就這麼明目張膽地做了,有時甚至連遮羞布都不要,可以為惡意阻撓成功而在立法會“歡呼雀躍”。可以説,激進反對派、某些政黨包括其背後的境外反華政治勢力,已經將一柄劍刺入香港經濟的“繁榮”。  

  其次,激進分離分子其實早已針對“穩定”亮劍,只不過採用的是“探針點穴”的方式,不斷試探相關的忍耐底線。從最初一些人帶著口罩、面具揮舞龍獅旗出現在遊行隊伍之中,到2013年底 “港獨”組織“香港人優先”4名成員手持港英時代的龍獅旗強行闖入位於中環添馬艦的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高呼口號“反對興建中環軍用碼頭”, 要求“解放軍撤出香港”,都是在以實際行動測試容忍底線。

  很明顯,對於“港獨”公開亮相的容忍,特別是對於衝擊軍營人士的輕輕放過,直接鼓舞了激進分離分子的勇氣,助長了激進分離分子的氣焰。此次旺角暴亂中有組織地針對警察實施主動攻擊,受傷者中警察佔了多數的結局,可以説,激進分離分子已經將另一柄劍刺入香港社會的“穩定”,給香港社會造成了巨大的陰影。

  我們認為,激進反對派、某些政黨包括其背後的境外反華政治勢力,已經雙劍齊發,一柄刺入香港的“繁榮”,一柄刺入香港的“穩定”。

  而香港如果失去了互為因果的“繁榮”與“穩定”,“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必然受到巨大威脅。

  每一個愛護香港的港人,把香港當作家園的港人,這個時候都應該對警惕起來、清醒起來、強硬起來,舉起法律之盾,支援政府對於那些惡意破壞香港“繁榮”與“穩定”的肇事者、肇事組織嚴懲不貸。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